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朴素原来最有力量鲍尔吉•原野①大钢琴家霍洛维茨说:“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朴素原来最有力量。”霍洛维茨的演奏节制,没有任何花哨与噱头。他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朴素原来最有力量
鲍尔吉•原野
    ①大钢琴家霍洛维茨说:“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朴素原来最有力量。”霍洛维茨的演奏节制,没有任何花哨与噱头。他手下的乐音宛如从心里流出来,没有多余的动作和表情。霍洛维茨着装普通,神态像一个儿童。
    ②作为好的艺术家,其朴素何止于衣衫,更多在心灵。心灵朴素,犹如兰生幽谷,不香自香。追求朴素近于追求真理,因为真理朴素。它如此本真地显露自我,而无须在自我之外再加修饰或解释。河水、青草、太阳和月亮都没有包装,都可以用朴素或真理命名。
    ③朴素是定力,是耐力,是恒心。也可说大美隐内,不求外露。此处之“隐”与“稳”字接近,急不得。肚里有货,心里有数,不必借助各种花样。此态近于平静,朴素和平静本是孪生兄弟。它们都美。
    ④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文学大体上分为两路:一路是金派,咄咄逼人,急功近利,转瞬即逝;一路是玉派,含蓄蕴藉,谦冲雅静,尽得风流。宗白华说,庄子、苏轼的诗文,俱是玉质文章。
    ⑤玉者,有光却抑光,别人看得见温润,看不到耀眼。这是君子的味道--既有才华,又有包藏。此味可进可退,可朝可野,可收可放,近于中和之美。中,说的是中庸,不偏不倚;和,说的是和洽,凡事不勉强。朴素平静,玉质文章与中和之美,都在讲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所谓朴素,是说内在更重要。
    ⑥《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从中得知,人的老师首先是大地,最终归于自然。大地朴素而生长万物,卑下而养育众生。世间只有人做过不自然的事,大地从来不搞不自然的名堂。所谓得道,说的是一个人不管做事还是做人,最高境界无非像大自然一样--自然而然。
(1)下面文段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放回哪两段之间最合理,请简述两条理由。
    所谓包装,很多时候是心虚的表现。包装不光指衣衫华丽,那些高谈阔论的人、拍胸脯的人都在包装自己。他们都力图以外在的修饰弥补内在的不足。他们唯恐别人不信,用豪言大话、花言巧语劝别人信,对这些话要耐住性子,不可轻信。
(2)在作者看来,朴素的力量体现在何处?
(3)阅读全文,说说我们做人做事如何才能达到“自然而然”的境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解答时先要整体把握全文,仔细阅读原文中抽出来的段落所写的内容,把握好段落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注意各段落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话.第②段中最后一句“河水、青草、太阳和月亮都没有包装,都可以用朴素或真理命名”是很好的提示. 这里提到了包装,而所给的句子是讲具体什么是包装的,所以应该放在第2段的后面.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读课文,理解内容,概括回答.即:能本真的显露自我,而无须再自我之外再加修饰或解释;能使我们有定力、有耐力、有恒心,提升内在修养.
(3)解答时先要找到相关自然而然的句子,我们发现在最后一段,但是最后一段却没有点明到底怎样才算自然而然,所以我们就要找它的相邻段落,也就是第5段“中,说的是中庸,不偏不倚;和,说的是和洽,凡事不勉强.朴素平静,玉质文章与中和之美,都在讲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根据这个句子概括出答案.
答案:
(1)第②段和第③段之间.理由:因为第②段句末提到了“包装”,这段承接第②段;这段话中的“外在”对应第③段中的“隐内”,一为反面论证,一为正面论证.
(2)能本真的显露自我,而无须再自我之外再加修饰或解释;能使我们有定力、有耐力、有恒心,提升内在修养.
(3)具有一颗童心,不要包装,平静朴素,追求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尤其追求内在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