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11分)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古代诗歌阅读(11分)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11分)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小题1: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么人生态度?(5分)
小题2:作者在词中又是如何表现这种人生态度的?(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面对人生苦难之时,无喜无悲、荣辱皆忘、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小题2:词人写眼前景寓心中情;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同时还采用一语双关的手法,词中的“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暗指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全词将深邃的人生哲理寓于日常生活小景中,令人领略不尽。


小题1:试题分析:此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作。这首词写作者途中遇大雨乃吟啸徐行的经历和感受。“穿林打叶”形容风雨急骤,“吟啸”、“徐行”表态度从容,“竹杖芒鞋”指条件简陋,“莫听”、“何妨”、“谁怕”体现倔强豁达的风度,宛然在目。下片转入雨后,经风雨洗礼,人醒、雨霁、天晴、日出。回首往事,一切阴晴、雨霁,无不消逝一空。自然有急雨扑面,人生旅途中也有风雷盖顶,只要沉着履险,从容应变,岂有闯不过的风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乐观自信、飘逸旷达的人生态度!深邃的人生哲理,寓于平常生活小景描写之中,弦外之音,令人回味无尽。
点评:回答该题型时要注意两点,一要知人论世,二要结合诗文进行分析。
小题2:试题分析:题干中“如何表现”四个字提示我们该题考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中的表现手法,所以我们要在词句中一一找出来。“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写眼前景寓心中情;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词中的“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暗指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一语双关。
点评: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11分)定风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传播B.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  2020-05-13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传播B.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2020-05-13 …

关于两个不同频率波的叠加问题~还有两不同位置声源发声后相距某点的干涉问题~两个声波,一个频率为90  2020-07-05 …

我有两个波波一:E0*expj(wt-kr)*y0(y0是一个方向向量,j是虚数单位)波二:E0*  2020-07-23 …

关于波的衍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些波在一定条件下才有衍射现象B.某些波在任何情况下都有  2020-11-1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些波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衍射B.某些波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衍射C.一切波在  2020-11-16 …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以下问题.(1)地震波E表示波,F表示波,在界面B上地震波波速变化  2020-12-09 …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以下问题.(1)地震波E表示波,F表示波.(2)图中分界面A是界面  2020-12-09 …

古登堡界面地震波变化特点是()A、横波消失、纵波波速增大B、横波和纵波波速都增大C、横波波速减小,纵  2020-12-09 …

地震波,横波和纵波波速分别为V1和V2,且V1>V2.一地震监测站接受到两列波的时间差为t.求两列波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