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道(同“导”,治理、引导之意)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意)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之意)而无耻(“羞耻之心”之意);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道(同“导”,治理、引导之意)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意)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之 意)而无耻(“羞耻之心”之意);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之意)。 |
一一引自《论语·为政》 |
材料二 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可以知威势,可以禁暴,而厚德之不足以止乱。 |
——引自《韩非子·显学》 |
材料三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
——引自《苟子·性恶论》 |
材料四 民之以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度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
——引自《孟子·滕文公上》 |
材料五 在中国的王道(用礼仪治天下).看上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用刑法、武力、权势治天下)相 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
——引自鲁迅《关于中国的二三事》 |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讨论了一个什么问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孔子、韩非子、苟子、孟子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概括材料一、二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简要说明产生材料一至四的各种观点的社会根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治理国家,统治百姓之道。 (2)孔子以 “德”,“礼”作为治理百姓的基本原则;韩非子强调实行强权政治;荀子强调“礼仪”,“法政”,“刑罚”相结合;孟子主张“恭人俭礼下,取于民有 制”。 (3)都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案,孔子重“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韩非子重“刑”,强调暴力,镇压人民反抗。 (4)无论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都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镇压人民反抗的工具。 (5)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变革和长期战乱,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各阶级都企图寻求治理百姓和国家的最好办法。 |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道(同“导...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秦王恐其破壁.破的用法和意义.且庸人尚羞之.羞得用法和意义. 2020-04-27 …
翻译意思卞和得玉于荆山,献于历王,谬为诓者,刖其左足,后献武王,刖其右足,楚文王立,卞和抱玉泣于市 2020-05-16 …
周郑交质中“羞”的意思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 2020-06-13 …
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择 2020-06-1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道(同“导”,治理、引导之意)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意)之以刑,民免(“避 2020-06-17 …
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择 2020-07-07 …
君子不怕官位不高,只怕品德低下;不以俸禄不多为羞,只以知识贫乏为耻.用原话说君子不怕官位不高,只怕 2020-07-12 …
下列语句中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素与副张胜相知素:一向B.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C.严 2020-07-12 …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以,意思(两个) 2020-12-14 …
佩玉不敢爱。”彼二者於“神羞”之下皆更申己意,此经“无作神羞”下更无语,直是与神之言犹尚未讫。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