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道(同“导”,治理、引导之意)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意)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之意)而无耻(“羞耻之心”之意);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道(同“导”,治理、引导之意)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意)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之 意)而无耻(“羞耻之心”之意);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之意)。
一一引自《论语·为政》
材料二 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可以知威势,可以禁暴,而厚德之不足以止乱。
——引自《韩非子·显学》 
材料三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引自《苟子·性恶论》
材料四 民之以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度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引自《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五 在中国的王道(用礼仪治天下).看上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用刑法、武力、权势治天下)相 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引自鲁迅《关于中国的二三事》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讨论了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韩非子、苟子、孟子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材料一、二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说明产生材料一至四的各种观点的社会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治理国家,统治百姓之道。
(2)孔子以 “德”,“礼”作为治理百姓的基本原则;韩非子强调实行强权政治;荀子强调“礼仪”,“法政”,“刑罚”相结合;孟子主张“恭人俭礼下,取于民有 制”。
(3)都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案,孔子重“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韩非子重“刑”,强调暴力,镇压人民反抗。
(4)无论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都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镇压人民反抗的工具。
(5)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变革和长期战乱,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各阶级都企图寻求治理百姓和国家的最好办法。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道(同“导...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可能在[]A、签订《东京条约》之后B、签订《北京条约》之后C、签订  2020-04-09 …

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很可能是在[]A.签订《东京条约》之后B.签订《北京条约》之后C.  2020-04-09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道(同“导”,治理、引导之意)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意)之以刑,民免(“避  2020-06-17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二条:缔约国应加强其自由制度……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  2020-07-06 …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  2020-07-06 …

关于不可公约数的问题请问毕达哥拉斯在发现勾股定理时发现的不可公约数问题既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平方与  2020-07-26 …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每一缔约国按照  2020-11-22 …

下图是清末上海《神州画报》上的漫画《此之谓中国之独立》,其中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A.《南京条约》之  2020-12-09 …

1913年张謇发表《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一文,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特别是:“至于铁矿,需  2020-12-17 …

1913年张謇发表《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一文,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特别是:“至于铁矿,需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