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宋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指辽、西夏掠夺)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材料四: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渍散。

——《朱子语类》

回答: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北宋初期统治者制定了什么治国方略,并分析其背景和利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方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内患。

背景:前代藩镇割据、君弱臣强,导致社会动乱。

利弊: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使得机构重叠,财政拮据,地方贫弱,导致对辽、西夏战争连连失利。

题目提供了四条材料。材料一通过宋初君臣的一段对话,说明要结束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得以实现。材料二强调宋初统治者把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内息作为治国方略。同时,这也是北宋后来在对辽、西夏的关系中采取“守内虚外”方针的基本依据。材料三叙述集中军权,实行兵将分离、内外相制原则所取得的明显成效。材料四指出宋初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太...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材料:(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  2020-05-13 …

两宋为什么灭亡在同一天?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初六,宋徽宗与宋钦宗被金帅废为庶人,北宋灭亡.祥  2020-06-16 …

材料一(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日:“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2020-06-17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  2020-06-17 …

《宋史·赵普传》记载了宋太祖赵匡胤与宰相赵普的故事。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  2020-06-17 …

历史上的三个宋朝.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叫北宋(定都-开封);赵构建立的宋朝叫南宋(定都-临安);刘裕建  2020-07-28 …

(14分)陈寅恪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说:“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  2020-11-06 …

(14分)陈寅恪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说:“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  2020-11-06 …

陈寅恪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说:“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下列材料  2020-11-06 …

材料一(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日:“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2020-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