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马说》中几个词语的意思“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之”“马之千里者”的“之”“虽有千里只能”的“之”“策之不以其道”的“之”“食之不能尽起其材
题目详情
《马说》中几个词语的意思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之”
“骈死于槽枥之间”的“之”
“马之千里者”的“之”
“虽有千里只能”的“之”
“策之不以其道”的“之”
“食之不能尽起其材”的“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之”
“执策而临之”的“之”
“不以千里称也”的“以”
“策之不以其道”的“以”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的“其”
“策之不以其道”的“其”
“食之不能尽其材”的“其”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其”
“其真无马邪”的“其”
“其真不知马也”的“其”
“策之不以其道”的“策”
“执策而临之”的“策”
“而伯乐不常有”的“而”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而”
“执策而临之”的“而”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之”
“骈死于槽枥之间”的“之”
“马之千里者”的“之”
“虽有千里只能”的“之”
“策之不以其道”的“之”
“食之不能尽起其材”的“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之”
“执策而临之”的“之”
“不以千里称也”的“以”
“策之不以其道”的“以”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的“其”
“策之不以其道”的“其”
“食之不能尽其材”的“其”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其”
“其真无马邪”的“其”
“其真不知马也”的“其”
“策之不以其道”的“策”
“执策而临之”的“策”
“而伯乐不常有”的“而”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而”
“执策而临之”的“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自己看吧!
一、词语解释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擅长相(xiàng)马.
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只:只是.辱,受屈辱.之:的.奴隶人:马夫.
3、骈(pián)死于槽枥(cáo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jiù)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槽,喂牲口用的食器.枥,马棚.
4、不以千里称也:不把(它)称为千里马.以,把,用.称,称为.千里:千里马.
5、马之千里者:能日行千里的马.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6、一食(shí):吃一顿.或尽粟一石:有时要吃尽食料一石(dàn).或,有时.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石,十斗为石.
7、食(sì):同“饲”,喂养.下文“而食”“食之”的“食”,也念sì.
8、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语后置,不译.)
9、是:这样,指示代词.
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面.见,同“现”,显现.
12、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不可得:都做不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13、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14、策之不以其道:驱使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策:竹制的马鞭子,引申为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办法.道:方法.
15、尽其材:竭尽它的食材.指喂饱了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同“才”,才能
16、鸣:马叫,之:代千里马.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17、执策:拿着马鞭.执,握.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面对.
18、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19、其真无马邪(yé):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难道,表反问语气.邪,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0、其真不知马也.其:恐怕,大概;表推测语气.
21、常:通常,平常.
二、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养.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表露.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通“只”只是.
三、古今异义
是 古义:这样的.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安 古义:怎么.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 古义:同样.例: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或 古义:有时,有的人.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义:或者
然后 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 例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食 古义:通“饲”喂养 例:食之不能尽其材.
今义:吃.
四、一词多义
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的
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
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执策而临之:马鞭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虽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其
食之不能尽其材:它的
其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它的
以
不以千里称也: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五、实词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辱——辱没
骈—一两马并驾
称——著称
一食——吃一顿
食马者——通“饲”,喂.本文指埋没人才的人
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
见——显现出来,“见”通“现”
等——等同,一样
常——普通的
是——这种,作代词
策之——驱使
执策——打马的鞭子
道——方法
尽——竭尽
材——通“才”,才能
鸣——鸣叫
通——通晓
执——拿着
临——面对
知——识别,了解
六、虚词
而(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但是
故——因此
于——在
之——结构助词,的
以——凭借
虽——即使(故虽有名马);虽然(虽有千里之能)
或——有时
其——代“千里马”
安——怎么
(策)之——作代词,代千里马
以——按照
(鸣)之——助词,凑足音节,无意义
而(执策而临之)——表修饰
七、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受屈辱.例句: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
策原意指马鞭,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日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八、特殊句式
1. 反问句:其真无马邪?
2.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
3.省略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
一、词语解释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擅长相(xiàng)马.
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只:只是.辱,受屈辱.之:的.奴隶人:马夫.
3、骈(pián)死于槽枥(cáo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jiù)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槽,喂牲口用的食器.枥,马棚.
4、不以千里称也:不把(它)称为千里马.以,把,用.称,称为.千里:千里马.
5、马之千里者:能日行千里的马.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6、一食(shí):吃一顿.或尽粟一石:有时要吃尽食料一石(dàn).或,有时.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石,十斗为石.
7、食(sì):同“饲”,喂养.下文“而食”“食之”的“食”,也念sì.
8、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语后置,不译.)
9、是:这样,指示代词.
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面.见,同“现”,显现.
12、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不可得:都做不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13、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14、策之不以其道:驱使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策:竹制的马鞭子,引申为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办法.道:方法.
15、尽其材:竭尽它的食材.指喂饱了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同“才”,才能
16、鸣:马叫,之:代千里马.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17、执策:拿着马鞭.执,握.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面对.
18、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19、其真无马邪(yé):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难道,表反问语气.邪,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0、其真不知马也.其:恐怕,大概;表推测语气.
21、常:通常,平常.
二、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养.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表露.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通“只”只是.
三、古今异义
是 古义:这样的.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安 古义:怎么.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 古义:同样.例: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或 古义:有时,有的人.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义:或者
然后 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 例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食 古义:通“饲”喂养 例:食之不能尽其材.
今义:吃.
四、一词多义
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的
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
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执策而临之:马鞭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虽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其
食之不能尽其材:它的
其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它的
以
不以千里称也: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五、实词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辱——辱没
骈—一两马并驾
称——著称
一食——吃一顿
食马者——通“饲”,喂.本文指埋没人才的人
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
见——显现出来,“见”通“现”
等——等同,一样
常——普通的
是——这种,作代词
策之——驱使
执策——打马的鞭子
道——方法
尽——竭尽
材——通“才”,才能
鸣——鸣叫
通——通晓
执——拿着
临——面对
知——识别,了解
六、虚词
而(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但是
故——因此
于——在
之——结构助词,的
以——凭借
虽——即使(故虽有名马);虽然(虽有千里之能)
或——有时
其——代“千里马”
安——怎么
(策)之——作代词,代千里马
以——按照
(鸣)之——助词,凑足音节,无意义
而(执策而临之)——表修饰
七、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受屈辱.例句: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
策原意指马鞭,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日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八、特殊句式
1. 反问句:其真无马邪?
2.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
3.省略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
看了 《马说》中几个词语的意思“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9-4X15分之4=5X15分之4=3分之414分之3+14分之5X 2020-05-24 …
60×12分之5+15分之1-2分之15分之4-2分之1×5分之4÷3分之224×43分之51+4 2020-06-06 …
一道高中文言文题下列各句中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是A.且庸人尚羞 2020-06-21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 2020-06-22 …
用哪些成语或俗语可形容一个人不理后事?就是形容那种做事大大咧咧,从来不料理后事那种人.比如爱换衣服 2020-06-25 …
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A.姜氏何厌之有B.日群行丐取于币C.蚓无爪牙之利,筋 2020-07-02 …
维新思想家严复说“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 2020-07-04 …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 2020-07-15 …
约分:72分之1224分之36180分之10072分之1535分之1551分之17方程:8分之5- 2020-07-27 …
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与“古之人不余欺也”句式完全相同的一句:A.大王来何操B.何以知之C.飞何功之有D. 20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