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化学家舍勒和普利司特里早在18世纪就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燃素理论”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
题目详情
化学家舍勒和普利司特里早在18世纪就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燃素理论”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散逸到空中去了),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燃素理论”推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减轻,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属燃烧时,做了大量定量实验,实验结果都与“燃素理论”相违背.他大胆质疑,尊重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击破了“燃素理论”,真正发现了氧气.
请回答:
(1)拉瓦锡之所以成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应该归功于拉瓦锡具有__________的科学精神.
(2)拉瓦锡推翻“燃素理论”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
(3)用学过的理论解释磷燃烧是质量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
请回答:
(1)拉瓦锡之所以成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应该归功于拉瓦锡具有__________的科学精神.
(2)拉瓦锡推翻“燃素理论”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
(3)用学过的理论解释磷燃烧是质量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拉瓦锡之所以成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应该归功于拉瓦锡具有大胆质疑,尊重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击破了“燃素理论”,的科学精神.
2)拉瓦锡推翻“燃素理论”的实验事实是磷以及一些金属燃烧后的质量增加.
3)用学过的理论解释磷燃烧后质量的变化情况_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磷与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生成物的质量大于磷的质量.
2)拉瓦锡推翻“燃素理论”的实验事实是磷以及一些金属燃烧后的质量增加.
3)用学过的理论解释磷燃烧后质量的变化情况_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磷与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生成物的质量大于磷的质量.
看了 化学家舍勒和普利司特里早在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郑和远航》本段中运用了()和()的修辞方法,表现了()《郑和远航》(节选)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 2020-03-31 …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还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这句话用了和的手法,说 2020-05-13 …
在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分别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对傣族民居进行了介绍.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 2020-05-21 …
冰山奇观的阅读答案!1.文章从几方面可少了南极冰山?2.化线句1使用了和的说明方法.画线句2使用了 2020-06-08 …
文学常识填空。①“风骚”是指中的《国风》和《楚辞》的,它们分别代表了《诗经》和《楚辞》的最高成就, 2020-06-11 …
船眼看就要撞在峭壁上……但是就在这时候,船拐了个弯儿,山峰一下孑就被甩到后面去了.这句话用了()和 2020-06-17 …
请问"随身附和"的意思是什么? 2020-06-23 …
随身附和的意思 2020-06-23 …
我能行的议论文阅读一个人的成功.自信心.是一篇文章.那个是第一段的开头和结尾.1.中心论点.2.第 2020-07-03 …
一条大鲨鱼,头长3米,身长等于头长加尾长,尾长等于头长加身长和的一半,这条大鲨鱼全长多少米? 2020-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