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材料一: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于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寺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

  材料一: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于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寺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执奏,尽杀之。”

  材料二: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材料三:益州大都督宝轨奏称獠反,请发兵讨之。上曰:“獠依阻山林,时出鼠窃乃其常俗。牧守苟能抚以恩信,自然帅服,安可轻动干戈。渔猎其民,比之禽兽,岂为民父母终之意邪!”竟不许。

--《通鉴记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回答:

①上述材料中的“盗”指什么人?

②结合材料说明隋朝君臣和唐朝君臣对“止盗”的态度和措施上有何异同?各自的出发点是什么?

③对比材料3和材料2,指出材料3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指出其理论依据。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是指不甘忍受封建剥削压迫而逃居山林,以偷盗和劫掠为生的农民。

②两朝大臣都主张或实行严厉镇压。两朝君主的态度则不相同,隋扬帝下令“捕之”“斩亡”;唐太宗反对“重法”和“动干戈”,主张“轻徭薄赋”,使民“衣食有余”。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③统治残暴注意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吸取了隋朝因暴政而被人民推翻的教训,警惕重蹈隋亡的覆辙。

看了 阅读材料:材料一:上尝与侍臣...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次非斩蛟中宾语前置的句子次非斩蛟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  2020-04-06 …

阅读下列材料,荆庄王立三年,不听而好隐.成公贾入谏,王曰:“不榖禁谏者,今子谏,何故?”对曰:“臣  2020-06-10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称中国旧史学有四弊两病。四弊为: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  2020-06-16 …

英语翻译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高祖已从豨军来,至  2020-06-2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3分)次非斩蛟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  2020-06-27 …

次非斩蛟的文言文解释次非斩蛟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  2020-07-01 …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7分)甲材料一:子曰:“有教无类.”材料二: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2020-07-13 …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  2020-11-02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文后问题。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  2021-01-09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安石出“青苗法”使辙熟议,曰:“有不便,以告勿疑。”辙曰:“经钱贷民,使出息二分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