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孙权劝学》与《桓荣勤学不倦》(甲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孙权劝学》与《桓荣勤学不倦》
(甲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文) 桓荣①初遭仓卒②,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③,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为太常④,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
【注释】①桓荣:东汉人。②仓卒:匆忙,此指社会动乱。③饥厄:穷困。④太常: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
(1)解释句中加横线的字
①见往事耳___ ②为博士 ___
(2)下列各组句中加横线的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___
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
B、及鲁肃过寻阳 及为太常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可汗问所欲
D、辞以军中多务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___
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对镜帖花黄
C.得为众人而已耶 D.治经为博士邪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
A、吕蒙在“孙权劝学”之前是一个没有什么学识的人。
B、(甲文)通过鲁肃的赞学直接表现孙权劝学的效果以及吕蒙学习后惊人的才华。
C、《孙权劝学》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语言描写,从中刻画人物性格。
D、(乙文)桓荣面对别人的嗤笑“笑而不应”,是因为桓荣心胸宽广更明白知识的重要性。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___
②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
译文:___
(6)《孙权劝学》中的孙权、吕蒙和鲁肃,你更欣赏哪个?请谈谈你的理由。
《孙权劝学》与《桓荣勤学不倦》
(甲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文) 桓荣①初遭仓卒②,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③,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为太常④,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
【注释】①桓荣:东汉人。②仓卒:匆忙,此指社会动乱。③饥厄:穷困。④太常: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
(1)解释句中加横线的字
①见往事耳___ ②为博士 ___
(2)下列各组句中加横线的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___
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
B、及鲁肃过寻阳 及为太常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可汗问所欲
D、辞以军中多务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___
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对镜帖花黄
C.得为众人而已耶 D.治经为博士邪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
A、吕蒙在“孙权劝学”之前是一个没有什么学识的人。
B、(甲文)通过鲁肃的赞学直接表现孙权劝学的效果以及吕蒙学习后惊人的才华。
C、《孙权劝学》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语言描写,从中刻画人物性格。
D、(乙文)桓荣面对别人的嗤笑“笑而不应”,是因为桓荣心胸宽广更明白知识的重要性。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___
②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
译文:___
(6)《孙权劝学》中的孙权、吕蒙和鲁肃,你更欣赏哪个?请谈谈你的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
②句意为: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都是只,只是;B都是等,等到;CD都是想的意思;D因为/用来;故选D.
(3)该题考查了学生对通假字的掌握情况.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做该题的关键是理解句意.A“扳”通“攀”;B“扳”通“攀”C没有D邪 通 耶;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
(5)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即:就;句意为: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②中重点词语有但:只是;句意为: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的上它呢?
(6)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我最欣赏吕蒙,他作为一国之君,能高瞻远瞩,力劝部下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在劝吕蒙时,最初被拒绝并不恼怒,而是能够循循善诱,知道吕蒙听从劝告为止,所以,我认为他具有王者风范.
答案:
(1)①了解②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2)D
(3)C
(4)D
(5)①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的上它呢?
(6)我最欣赏吕蒙,他作为一国之君,能高瞻远瞩,力劝部下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在劝吕蒙时,最初被拒绝并不恼怒,而是能够循循善诱,知道吕蒙听从劝告为止,所以,我认为他具有王者风范.
①句意为: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
②句意为: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都是只,只是;B都是等,等到;CD都是想的意思;D因为/用来;故选D.
(3)该题考查了学生对通假字的掌握情况.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做该题的关键是理解句意.A“扳”通“攀”;B“扳”通“攀”C没有D邪 通 耶;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
(5)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即:就;句意为: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②中重点词语有但:只是;句意为: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的上它呢?
(6)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我最欣赏吕蒙,他作为一国之君,能高瞻远瞩,力劝部下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在劝吕蒙时,最初被拒绝并不恼怒,而是能够循循善诱,知道吕蒙听从劝告为止,所以,我认为他具有王者风范.
答案:
(1)①了解②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2)D
(3)C
(4)D
(5)①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的上它呢?
(6)我最欣赏吕蒙,他作为一国之君,能高瞻远瞩,力劝部下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在劝吕蒙时,最初被拒绝并不恼怒,而是能够循循善诱,知道吕蒙听从劝告为止,所以,我认为他具有王者风范.
看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孙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2020-05-13 …
孙权劝学难字注音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孙权曰:“孤岂欲卿治 2020-05-13 …
阅读文言文《孙权劝学》,完成下列各题。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 2020-05-17 …
孙权劝学文章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2020-05-23 …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原文中)那句话证明吕蒙学有所成?(原文中)那句话表现了吕 2020-06-16 …
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2020-06-17 …
《孙权劝学》和《与长子受之》从写作目的看,有什么共同点,从写法上看,又有何不同?孙权劝学初,权谓吕 2020-06-17 …
初,权谓吕蒙曰中而的意思孙权劝学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2020-06-17 …
阅读文言文《孙权劝学》,回答问题。初,孙权谓蒙曰:“卿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2020-06-27 …
读22课古文二则孙权劝学,祖逖北伐给我们的启示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020-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