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国君中堵敖若敖郏敖等是什么称号?为什么都带个敖字
这个“敖”有多种说法,一是楚语的“王”,二是楚王的“谥号”——现在学术界认为是“王”的意思比较占上风.
《楚世家》提到了几位楚武王之前的王:若嚣(敖)、酓(熊)仪、焚(蚡)冒、酓(熊)鹿(眴)、宵(霄)敖、酓(熊)帅……
在楚国古文字中“敖”皆作“嚣”,嚣、敖、冒均音通可互用,蚡冒的冒当为嚣或敖的假借字.是熊仪、熊鹿(眴)、熊帅(坎)祖孙三代皆称“敖”.
此外,春秋时代,楚武王改称王以後,仍有三位国君称敖;其一为杜(或作堵、庄)敖,即文王子熊囏;其二为郏敖,即康王子熊员;其三为訾敖,即共王子、康王和灵王之弟子比(字子干).
这六位国君的称谓後都有一个“敖”字,即“某敖”.显然,“敖”是这六位国君的一种通称.
学者据此猜测楚国国君称“敖”,相当於楚国君称“王”之称.
而顾颉刚先生曾经作的研究,对此有两种推测,认为:“楚称某敖盖犹後世称某帝为某陵也.或曰:不然.……楚王之无諡而称敖者,盖即酋豪之义.二说孰是,尚待讨论.”
《左传》昭公十三年“訾敖”杜预注云:“不成君,无号諡者,楚皆谓之敖.”
敖字在楚文字中一律写作“嚣”,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多用作职官名,有职高位尊的“莫敖(或大莫敖)”、还有一般职官的“连敖” 等.
“敖”从楚君的称谓到楚职官名称,这如西周楚国国君熊渠、熊咢自称“楚公”,到春秋时楚县县长称“县公”的转变过程是一样的情理.那就是“敖”曾是楚国国君的一种通称.
——另,“×敖”前一个字是早期的諡法用字,相当於“王”的国君称号,是形容、总结敖的.相当于中原地区的“×王”(如“平”王、“武”王)
——详见文章:《两周之际楚国諡法新探》
孙叔敖杀两头蛇译文是“孙叔敖,楚之令尹也,治国有功,楚人誉之.”开头的 2020-05-16 …
孙叔敖杀两头蛇 译文原文:孙叔敖,楚之令尹也,治国有功,楚人[誉]之.其幼时,[尝]出游,见两头蛇 2020-05-16 …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范增论(宋)苏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 2020-06-09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3分)范增论苏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 2020-06-09 …
急、、、语文特殊句式把相应的序号填入直线:①于是召而数之公前②孙叔敖,楚之令尹也③母曰“蛇今安在? 2020-06-17 …
使者往楚,还报:“奚①在海滨,为楚君牧马。”(秦)穆公曰:“孤以重币求之,楚其许我乎?”公孙枝曰: 2020-07-01 …
晏子使楚齐国是哪个国君 2020-11-22 …
楚君熊通夫人邓曼……楚君使人追之.的译文. 2020-12-28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 2021-01-08 …
《左传》载,公元前546年的弭兵会盟与以往的会盟不同,以前的会盟都由国君亲自参与,这次会盟却由各国有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