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梁北有黎丘部①,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②其子,曰:“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梁北有黎丘部①,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②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③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
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梁: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部(pǒu):部娄,同“培塿”,小山丘。 ②诮(qiào):责备。③责:通“债”,外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___ ②扶而道苦之___
③我固尝闻之矣___ ④恐其父之不能反也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送孟浩然之广陵 B.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
C.欲遇而刺杀之 D.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翻译句子。
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
___
(4)读了上面的短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梁北有黎丘部①,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②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③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
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梁: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部(pǒu):部娄,同“培塿”,小山丘。 ②诮(qiào):责备。③责:通“债”,外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___ ②扶而道苦之___
③我固尝闻之矣___ ④恐其父之不能反也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送孟浩然之广陵 B.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
C.欲遇而刺杀之 D.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翻译句子。
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
___
(4)读了上面的短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此题可采用联想(联想课文原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帮助推断等方法.
①句意是: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效,装扮,模仿.
②句意是: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苦,使…苦,折磨.
③句意是:我曾经听说过的.尝,曾经.
④句意是:他真的儿子担心父亲不能回家.反,同“返”,返回.
(2)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词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要注意活学活用.
示例句意是:乡村的一个老人到街市上喝醉酒回家.之,动词,去,往,到.
A.句意是:送孟浩然到广陵.之,动词,去,往,到.
B.句意是: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之,结构助词,的.
C.句意是:想碰上(那鬼)将它刺死.之,代词,指鬼.
D.句意是: 心中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故选:A.
(3)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做此题要遵循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重点字词有:吾,我.汝,你.岂,难道.为,是.谓,说,认为.
故句意为: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是我对你不好吗!
(4)此题属于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做此题首先要认真研读文章,做到了解文章内容,再思考文章主题,最后从中得到启示.
答案:(1)(4分)①装扮/模仿/效仿 ②使…苦,折磨 ③曾经 ④同“返”,返回
(2)(2分)A
(3)(2分)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是我对你不够好吗!(得分点:为--是;岂--难道;谓--说、是、认为)
(4)(2分)判别事物的真伪,必须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细加审察.(意思对即可)
①句意是: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效,装扮,模仿.
②句意是: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苦,使…苦,折磨.
③句意是:我曾经听说过的.尝,曾经.
④句意是:他真的儿子担心父亲不能回家.反,同“返”,返回.
(2)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词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要注意活学活用.
示例句意是:乡村的一个老人到街市上喝醉酒回家.之,动词,去,往,到.
A.句意是:送孟浩然到广陵.之,动词,去,往,到.
B.句意是: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之,结构助词,的.
C.句意是:想碰上(那鬼)将它刺死.之,代词,指鬼.
D.句意是: 心中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故选:A.
(3)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做此题要遵循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重点字词有:吾,我.汝,你.岂,难道.为,是.谓,说,认为.
故句意为: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是我对你不好吗!
(4)此题属于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做此题首先要认真研读文章,做到了解文章内容,再思考文章主题,最后从中得到启示.
答案:(1)(4分)①装扮/模仿/效仿 ②使…苦,折磨 ③曾经 ④同“返”,返回
(2)(2分)A
(3)(2分)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是我对你不够好吗!(得分点:为--是;岂--难道;谓--说、是、认为)
(4)(2分)判别事物的真伪,必须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细加审察.(意思对即可)
看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归”的意思1.君臣相顾,不知所归2.微斯人,吾谁与归3.众人慕仰,若水之归海4.东家妇,西家归女 2020-06-13 …
求古文翻译明史,儒林史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 2020-06-26 …
蔡元培认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 2020-06-27 …
英语翻译归楚,楚人震怒;归汉,汉人震怒,足下欲持是安归乎?人人为牌之归来而惶恐.在此不容於人之时. 2020-06-27 …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7处)(3分)余少之时将求多能蚤夜以孜孜 2020-07-02 …
英语翻译中平解签:归楚,楚人震怒;归汉,汉人震怒,足下欲持是安归乎?人人为牌之归来而惶恐.在此不容 2020-07-06 …
解签翻译中平解签:归楚,楚人震怒;归汉,汉人震怒,足下欲持是安归乎?人人为牌之归来而惶恐.在此不容 2020-07-06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归附)B.后五年,吾妻来归 2020-11-07 …
英语翻译1.招降迤北部长四十九人,请于朝,厚抚之,归附者相属2.在大同时,镇守中官挠军政,亨裁之以理 2020-11-08 …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划线部分的解释)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