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距至也,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槌①,顶有口,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距至也,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槌①,顶有口,状若贠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②,臭过兰椒,味过醪醴③.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经营一国,无不悉遍。土气和,亡札厉。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埒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识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不进酒肉,数月乃复。
【注释】①甔槌(dānzhuì):盛水的陶器。②瀵(fèn):泉水。③醪醴(láolǐ):美酒。④埒(liè):山上水道。⑤札厉:瘟疫。⑥侪(chái):共同,一起。⑦孳(zī)阜:繁衍盛多。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迷而失涂,谬之一国(通“途”道路) B.臭过兰椒,味过醪醴(气味)
C.缘水而居,不耕不稼(顺着) D.亡衰老哀苦(死亡)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过则醉,经旬乃醒。
②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4)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距至也,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槌①,顶有口,状若贠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②,臭过兰椒,味过醪醴③.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经营一国,无不悉遍。土气和,亡札厉。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埒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识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不进酒肉,数月乃复。
【注释】①甔槌(dānzhuì):盛水的陶器。②瀵(fèn):泉水。③醪醴(láolǐ):美酒。④埒(liè):山上水道。⑤札厉:瘟疫。⑥侪(chái):共同,一起。⑦孳(zī)阜:繁衍盛多。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迷而失涂,谬之一国(通“途”道路) B.臭过兰椒,味过醪醴(气味)
C.缘水而居,不耕不稼(顺着) D.亡衰老哀苦(死亡)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过则醉,经旬乃醒。
②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4)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D.没有衰老、悲哀和痛苦.亡:通“无”,没有.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声”为名词,作“好”的宾语,其后断句;“迭谣”为动词,作谓语,“终日”为时间状语,不可跟在“迭谣”的后面,“终日”前断句.句子断句为: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句子翻译为:那里的风俗喜欢音乐,手拉手轮流唱歌,歌声整天不停.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过:多;旬:十天;乃:才.句子翻译为:(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十多天后才能醒.
②既:…之后;慕:思慕;惝然自失:怅然若失,精神恍惚.句子翻译为:(他)回到国内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以至于)怅然若失,精神恍惚.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及主旨的能力.第一段诗对“终北国”的描写,依据语段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对主旨的理解,可以结合《桃花源记》进行理解.
答案:
(1)D
(2)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3)①(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十多天后才能醒.
②(他)回到国内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以至于)怅然若失,精神恍惚.
(4)“终北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人人平等,和睦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病痛…几乎是“大同世界”的具体描写,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桃花源”,作者一方面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但在当时,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幻觉.
D.没有衰老、悲哀和痛苦.亡:通“无”,没有.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声”为名词,作“好”的宾语,其后断句;“迭谣”为动词,作谓语,“终日”为时间状语,不可跟在“迭谣”的后面,“终日”前断句.句子断句为: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句子翻译为:那里的风俗喜欢音乐,手拉手轮流唱歌,歌声整天不停.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过:多;旬:十天;乃:才.句子翻译为:(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十多天后才能醒.
②既:…之后;慕:思慕;惝然自失:怅然若失,精神恍惚.句子翻译为:(他)回到国内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以至于)怅然若失,精神恍惚.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及主旨的能力.第一段诗对“终北国”的描写,依据语段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对主旨的理解,可以结合《桃花源记》进行理解.
答案:
(1)D
(2)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3)①(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十多天后才能醒.
②(他)回到国内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以至于)怅然若失,精神恍惚.
(4)“终北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人人平等,和睦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病痛…几乎是“大同世界”的具体描写,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桃花源”,作者一方面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但在当时,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幻觉.
看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急!一.填空(1)当物体放在2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像.这就是的原理.当物 2020-05-13 …
..当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呈什么像?正好在1倍焦距时?1倍焦距之外,2倍焦距之内?正好在2倍焦距时? 2020-05-16 …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行驶甲车在乙车前面速度均为10m/s当它们之间相距40米时甲车刹车以大小 2020-05-17 …
当物距和相距的和确定时,想要成清晰地响有几种情况?学校的老师说:物距和相距的和确定时只有两种成像情 2020-06-14 …
小孔成像像距和物距之间的关系当物距大于像距时当物距等于像距时当物距小于像距时 2020-06-14 …
核子间有距离吗?现在已经知道当核子间距离小于10—15米时会突然出现一个强力,请问在原子核里核子之 2020-07-12 …
心与心之间有没有距离当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是不是距离就是零两个人隔得很远、可彼此相爱即使这样是不是距离 2020-11-02 …
两个分子之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之间距离为r0时 2020-11-30 …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小时,其主要表现为;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 2020-11-30 …
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时,像距是指到镜头的距离;放映幻灯片时,物距u与焦距之间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