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诗书之味太羹,史为折俎,
题目详情
诗书之味太羹,史为折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宋代李淑的《邯郸书目》一书写道“诗书,味之太羹(gēng),史为折俎(zǔ)子为醯(xī)醢(hǎi),是为书三味.”这里是用三种味道的食物比喻古代的三类书,即经书、史书和诸子百家的书.“诗书,味之太羹”,意思是说经书像是食物里的太羹.太羹是不加佐料的原汁肉汤,是我国古代最初祭祀时用的食物.因为经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书,故把它比作太羹.“史为折俎”,意思是说史书佐食物里的折俎.折俎,即大块肉.大块肉比起不加佐料的原汁肉汤,味道当然浓多了.因为史书包括的内容非常多(如“四史”、《资治通鉴》等),故把它比作折俎.“子为醯醢”,意思是说诸子百家的书像食物里的醯醢.醯醢,即肉浆.肉浆的制作花样很多.诸子百家的书体栽不同,风格各异,故把“子”比作醯醢.
看了 诗书之味太羹,史为折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诗书之味太羹,史为折俎, 2020-06-16 …
《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的意思 2020-06-16 …
6.对于“三味书屋”的“三味”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考证“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 2020-06-23 …
有人说茶品之有味,有人说茶索然无味;有人说茶品乃甜,有人说茶品乃涩。有人说茶之味,乃凭茶叶之好坏; 2020-06-26 …
《冯唐》,“冯公近之矣.太史公曰:冯公之论将率,有味哉!有味哉!语曰:“不知其人,视其友”.君之所 2020-06-27 …
6.对于“三味书屋”的“三味”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考证“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为无为之为,品无味之味80年代末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任 2020-11-0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为无为之为,品无味之味80年代末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任 2020-11-02 …
旅游感悟历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体味历史。站在都江堰大坝之上,我们缅怀二 2020-11-15 …
豆花蟹膏鲜味羹的做法 2021-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