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

题目详情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

                                     ——韩愈《原道》

材料二: 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

                                     ——朱熹《答陈卫道》

材料三: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以至现代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重新树立国人的信仰,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

                                    ——蔡仁厚《宋明理学·南宋篇》

    (1)材料一中“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为什么到隋唐时人们“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5分)

(2)材料二中,朱熹对佛学持何种态度?这对他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造成的影响。(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32.  (1)事件或现象:儒学在秦代遭焚书之祸;汉初黄老之学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取得大发展,冲击儒学地位。(3分)

        原因: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出现三教合一的潮流,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佛、道两家吸收儒学思想,也讲“仁义道德”。(2分)

 (2)态度:朱熹认为佛学也有合理的地方,但不能指导实际,因此不如儒学。(2分)

  影响:朱熹吸收了佛学的部分内容,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推动了儒学的复兴。(2分)

 (3)以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现人性的庄严。(6分)


看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道德的名言以及它的含义关于道德的名言以及这句名言的含义!{非幽默笑话,因为这里人多}  2020-05-14 …

关于品德的意义的句子搜索关于品德的句子,是短文,如品德是...,品德是...要精炼  2020-06-07 …

1933年德国颁布的禁止组织新的政党的法律规定:“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纳粹党)作为惟一的政党存  2020-11-14 …

下列关于法和道德说法正确的是A.在特定国家中法是一元的,道德是多元的B.并非所有的法律事项和问题都是  2020-11-27 …

对于我之前向您提问的“光强与光振幅什么关系?"还有些疑问请问定义”坎德拉“时,这个540x10^12  2020-11-27 …

明天上政治课,开个关于才德相比的辨论会,我属于正方:才德相比,才大于德!关于这个问题有什么明天上政治  2020-12-23 …

英语翻译论中国道德败坏的原因与影响摘要:道德败坏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2020-12-23 …

下列关于道德叙述正确的是A、道德是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的重要标准。B、道德力量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C、  2020-12-30 …

下列关于道德叙述正确的是()A.道德是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的重要标准B.道德力量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C.  2020-12-30 …

下列关于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观点不正确的是()①两者的概念是不同的,关系是对立的②法定义务比道德义务的  2021-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