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李渔闲情偶记脱窠臼的译文○脱窠臼“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

题目详情
李渔 闲情偶记 脱窠臼的译文
○脱窠臼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非特前人所作,于今为旧,即出我一人之手,今之视昨,亦有问焉.昨已见而今未见也,知未见之为新,即知已见之为旧矣.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新”即“奇”之别名也.若此等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焉用传之?是以填词之家,务解“传奇”二字.欲为此剧,先问古今院本中,曾有此等情节与否,如其未有,则急急传之,否则枉费辛勤,徒作效颦之妇.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使当日逆料至此,即劝之捧心,知不屑矣.吾谓填词之难,莫难于洗涤窠臼,而填词之陋,亦莫陋于盗袭窠臼.吾观近日之新剧,非新剧也,皆老僧碎补之衲衣,医士合成之汤药.即众剧之所有,彼割一段,此割一段,合而成之,即是一种“传奇”.但有耳所未闻之姓名,从无目不经见之事实.语云“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以此赞时人新剧,可谓定评.但不知前人所作,又从何处集来?岂《西厢》以前,别有跳墙之张珙?《琵琶》以上,另有剪发之赵五娘乎?若是,则何以原本不传,而传其抄本也?窠臼不脱,难语填词,凡我同心,急宜参酌.
何为“人惟求旧”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是对天下事物的美称.文章这类东西,和其他事物相比,更要加倍地求异创新.韩愈所说的“陈言务去”,意思是要求新.至于填词作曲,比起诗赋古文来,又要加倍地求新.不仅仅前人的作品流传到现在算是旧的,就是我一个人所写的,现在看过去的,也是有差别的.昨天已经见到而今天没有见到的,知道没见过的是新,也就知道见过的是旧的了.古人称剧本为“传奇”,是因为所写的事情都非常奇特,别人没见过,才把它记了下来,从而便得名了.可见没有奇特的事是不会去写剧本的.“新”就是“奇”的别名.
如果某个情节已经在戏场中演过,千千万万的人都见过了也就没什么奇特的了,哪用再去写呢?所以剧作家一定要要理会“传奇”这两个字.想写一个成本必须先问问古今戏场中是否曾演过类似的情节.如果没有,就赶紧写出来,不然的话,就枉费了一番心血,白白地做了一回效颦的东施.东施的容貌不一定比西施丑,只是因为模仿别人皱眉头,才遭到了后人的嘲讽.如果她当时预料到了这一点,即使大家劝她捧心皱眉,她也会不屑于去做的.
我认为填词最难的地方就是洗涤窠臼,最大的赞美在于沿袭老一套.我看近来的一些新剧作,都不是什么新戏,而是像老和尚太碎补的袈裟、医生配制的汤药一样的混合品.从众多剧本中,东割一段,西抄一段,拼凑在一起,就成了一部剧本.其中只有人们没听说过的人名,却没有人们不曾见过的事实.俗话说:“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用这句话来评价当今人们新作的剧本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但是,前人所写的又是从何处拼凑来的呢?难道《西厢记》写出来之前,另外有个跳墙的张生?《琵琶记》问世以前,另外有个剪发的赵五娘吗?如果是这样,却又为什么不传其原本,而传其抄本呢?
不打破旧框架的约束,就谈不上填词;只要同意我这观点的人,特别需要好好思考一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看了 李渔闲情偶记脱窠臼的译文○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举难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人伤尧以不慈之名,舜以卑父之号,禹以  2020-06-13 …

(17/23)小大?」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2020-06-20 …

荀子的天论中,(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其说甚尔,其灾甚惨)(大...荀子的天论中,  2020-06-22 …

关于童趣的一些问题!原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020-06-23 …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庄子▪天下》文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  2020-06-25 …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  2020-07-01 …

童趣的几个问题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  2020-07-02 …

(14/23)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  2020-07-15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物格者,事物之理,各有以诣其极而无余之谓也  2020-11-05 …

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可以逆转吗但是这两种生物必须是一条食物链上的,举个反例也可,我的意思是两种生物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