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投笔从戎故事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题目详情
投笔从戎
故事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故:“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故事译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搬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曾经给官府里当雇工写字,养活家里的人.时间很长,工作很劳累.有一次他停止工作,扔掉笔叹了一口气说:“大丈夫如果没有其他大的志向,也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到边疆去为国家立功,以博取封侯的地位,怎么能长久和笔砚打交道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无知的人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后来,皇上听到了此事,便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
1.班超、班彪、班固这三人什么关系?
2.班超在为人、品行方面哪三点比较突出?
故事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故:“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故事译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搬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曾经给官府里当雇工写字,养活家里的人.时间很长,工作很劳累.有一次他停止工作,扔掉笔叹了一口气说:“大丈夫如果没有其他大的志向,也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到边疆去为国家立功,以博取封侯的地位,怎么能长久和笔砚打交道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无知的人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后来,皇上听到了此事,便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
1.班超、班彪、班固这三人什么关系?
2.班超在为人、品行方面哪三点比较突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班超家里穷 常常靠做官吏的侍童来养家糊口 但长时间的承受劳苦之灾 便辞去事业写到 大丈夫没有其他的智慧才略 就如同傅介子?(不知谁)张骞在异域立功得到王侯的赏封 我怎么能够长期从事与纸笔砚台间无所作为呢?
看了 投笔从戎故事原文班超字仲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例句仿句“辛苦”与“清苦”看来一样,其实大不相同.清苦固然苦,但是苦的清明恬淡;辛苦不但苦,而且窘 2020-04-25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名言激励人们主动在艰苦环境中磨砺坚强意志。下列名句与之包含相 2020-06-08 …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判断句)B.贫无所苦 2020-06-25 …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读书,最乐之事,而懒人常以为苦;清闲,最乐之事,而有人病其寂寞。就乐去苦,避寂 2020-06-29 …
苦难是最好的大学,不是因为苦难本身有多神秘,而是因为经历过苦难之后,人会变得愈摧愈坚,无往不胜。这 2020-07-07 …
"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存疑。请帮忙!我知道句中的“苦”为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什么)为苦” 2020-07-28 …
小明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经常逃学,喜欢到学校附近的个体书店看有暴力、凶杀内容的书刊,有时还欺负小同学 2020-11-04 …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①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认为苦难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和伟大。过 2020-11-29 …
语言运用填句子紧急紧急"辛苦"和清苦看来一样,其实大不相同清苦固然苦但是苦的清明恬淡辛苦不但苦而且窘 2020-12-03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名言激励人们主动在艰苦环境中磨砺坚强意志。下列名句与之包含相同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