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平仄是怎么分的搞不懂古代平仄的分法。网上查来说古代分平、上、去、入四声。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份变为去声,一部份仍是上声: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

题目详情
古代平仄是怎么分的
搞不懂古代平仄的分法。网上查来说古代分平、上、去、入四声。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份变为去声,一部份仍是上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那么,哪些入声到阴平、阳平立面去了? 那么,像曾允元的《点绛唇》中“枕边吹散愁多少?”这句,应该是平平平仄平平仄(韵)。但“枕”是第三声的,为上声,却是平?而“梦转纱窗晓”应该是 平仄平平仄(韵)。而“梦”是第四声,但却是平。而根据古代的分法,“梦”这个字应该是去声吧?属于仄啊?所以,我实在是搞不明白,希望懂的指点一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近体诗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因此,毛泽东也指出:“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平仄在诗和韵文中的作用是构成一种节奏。作家依照声调的特点,安排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错的节奏,就是所谓的“声律”。中国文人很早就有意识地运用声调的交互,主要是平仄的交错,来寻求声律的美。平仄的交错成为诗的格律要求以后,其影响非常深远,不但近体诗用平仄,连对联、词、曲也都离不了平仄,懂得了近体诗的平仄,对于对联、词、曲的平仄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谓“平仄”就是每个汉字中古音具有平、上、去、入四声,为了便于运用,在律诗中又简化为平仄二声,平又分为阴平、阳平二声,仄分为上、去、入三声。因此,共有阴、阳、上、去、入五声。 平仄的掌握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现代汉语来说,第一、二声为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然而,古代汉语的入声字,已经都转到了现代汉语的“一、二、三、四”声当中去了。因此,现代汉语中没有入声字了,至于转到上声、去声的字倒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上、去、入三声都是仄声。但是,从入声字转到阴平、阳平中的字则是较为麻烦的。例如:现代汉语的“一、吃、压、”等字都是阴平声,而在古代汉语中却都是入声字,如果去强记古代汉语的入声字,对于学写律诗者,多少是有些困难的。但是,如果用地方方言去区分平仄声却是较为容易的,因为在南方,吴、闽、粤、赣、湘、鄂、川等方言中,仍然保留着古代汉语的入声字的读音。还有北方的山西、内蒙等地,方言中也还保留了入声字的读音。因此,根据方言读音,再用一种公式类比套用区分平仄声那就更为简易了,即用:“兵、平、病、丙、并”这五个字去套读“阴、阳、上、去、入”五声,类比如表: 由此可见,“兵”字正是阴平声,“平”字恰好正是阳平声,以此类推。 当然这种方法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凡用现代汉语普通话一、二、三、四声的是不好套用这个公式,必须是方言。 2、凡方言中有入声字的均可用“兵、平”二字去套用这种公式。 3、凡方言中没有入声字的也是无法套用这种公式的。 4、凡套用这种公式时,对于送气与不送气的字可不必区分它,如“兵”字是不送气的读音“bīn”,而“平”字在普通话中则是送气的读音“píng”,可把它当作不送气的字音“bíng”来读。这样则可排除在套用“兵、平、病、丙、并”这个公式时没有某一个字的障碍。实际上,在普通话中像“平”字这一类送气的字而在有些方言中则读成不送气的字了。也有一些字在普通话中是不送气的字而在有些方言中却又读成了送气的字,如“就、杰”等。 5、各地方言中的一些地区,如江西的修水、武宁、瑞昌、德安、永修一带,不仅有“阴、阳、上、去、入”五声,甚至还有六声,如:上表所述“衣、怡、易、以、意、一”等字,对此,我们且不必去管它是五声还是六声,反正与“兵、平”二字声调相同的字则为平声字,其后面所有的字均为仄声字。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仄平平仄仄平仄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以上平仄排列,用古声是合联律,而用今音.
看了 古代平仄是怎么分的搞不懂古代...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传统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这些现象不包括()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已经出现  2020-05-13 …

张华有一袋黄、蓝、绿、红四种颜色的球,其中15%是绿色的,10%是黄色的,余下的球中2清楚的一点余  2020-05-20 …

2016年4月9日是畲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畲民们自晨至暮,对歌盘歌,以歌会友,怀念始祖,并炊制  2020-07-10 …

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  2020-07-11 …

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  2020-11-10 …

现代社会逐步走向全球一体化,这表现在经济,文化诸多方面.你能说出现代社会提倡的一个已在中存在的流行理  2020-12-14 …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  2020-12-14 …

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  2020-12-25 …

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  2020-12-25 …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90华诞。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深得民心,就在于围绕民生推进民主,依靠民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