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一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为政》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为政》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梁惠王上》    夫当家之爱子,财货足用,货财足用则轻用,轻用则侈泰。亲爱之则不忍,不忍则骄恣。侈泰则家贫,骄恣则行暴。此虽财用足而爱厚,轻利之患也。凡人之生也,财用足则隳于用力,上懦则肆于为非。
《韩非子•六反》(1)根据上面材料,概括儒家治国的三个阶段。
(2)结合上面语段,说说儒家和法家的经济思想有何不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要求就“儒家治国的三个阶段”来回答,需要关注材料一、二,关键点就在三个字“庶、富、教”上把“庶”即“人口众多、人丁兴旺”, “富”即“增加财富,经济富裕”, “教”即“教育、教化以提高素质”.“制民之产”“驱而之善”也是强调应使百姓生活富足,对百姓进行教化.
(2)解答时要注意题干“经济思想”这个限定,儒家主张施行仁政,首先保证衣食丰足,“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这是强调经济基础的重要性,而法家则与之相反,“财用足则隳于用力”,这是“人之生也”,强调财物充足带来的后果,本题要抓住材料二、三来分析.

答案:
(1)庶民,富民,教民.
(2)①儒家认为治理国家应当“制民之产”,先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让人民生活有所保障,以求社会秩序和谐.②法家主张贫民弱民,认为大凡人的本性,一旦富足了,就会懒于劳作,容易犯罪,使社会混乱.

参考译文:

      孔子到卫国,冉有给他驾车.孔子说:“好多的人啊!”冉有问:“人多该怎么办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教育他们.”

      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

      当家长的要是溺爱子女,就会总想让子女们财货足够使用,但子女们钱财足够使用了,就会轻易地乱花钱,轻易地乱花钱,就会养成奢侈的坏习气;这时候,家长还溺爱他们,就会不忍心约束他们,不忍心约束他们,他们就会更加骄奢放纵.奢侈无度是会导致家贫,骄奢放纵更会让人行为暴虐的.这就是民众财用足了,又对之施以厚爱,但却采用轻刑造成的祸害.人的本性,是财用足了就会懒惰,不爱劳动,上面的人软弱,管束不严,就会放纵私欲,为非作歹;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  2020-04-25 …

晏子仆御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  2020-06-04 …

阅读《周公诫子》,完成下列各题.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  2020-06-11 …

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  2020-06-11 …

文言文阅读。(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  2020-06-11 …

一士子赴试,艰于构思.诸生随牌俱出.接考者候久,甲仆问乙仆.一士子赴试,艰于构思.诸生随牌俱出.接  2020-06-16 …

余于仆碑,又似悲夫,古书之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释词(请解释括号入字的词义)余于  2020-06-16 …

1:夏始春余,.2:欲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1:夏始春余,.2  2020-06-16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子路宿于石门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B.而后乃今将图南乃使人复葺  2020-11-08 …

这个作业怎么做?阅读下面两个选段,回阅读下面两个选段,回答问题.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