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临江仙①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③凝笑墙东。酒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临江仙 ①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 ② ,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 ③ 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本篇当为宋室南迁,陈与义在建炎三年(1129)避金兵流寓湖湘(湖南、湖北)逢端午感怀而作。 ②午日:端午节,阴历五月五日,为纪念屈原而设。 ③戎葵: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 小题1:试析“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__ 小题2:试分析本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承上启下。上片写自己离开了都城,才无所用,报国无门,所以发出了这样愤懑的感叹。而下片是说自己虽老,但心诚志坚,然而这也只有向千年之前的屈子诉说,体现了作者的无奈和坚守。结构上是结住上片,开启下片,内容上是情感的深化和转折铺垫。 小题2:一是用典(借古抒怀),借用屈子的史实,表明自己的志坚及无奈。上片以“高咏楚词”开篇,透露出节日中的感伤心绪和壮阔胸襟:屈原的高洁品格给词人以激励,他高昂地吟诵楚辞,同时深感流落天涯之苦,节序匆匆,自己却报国无门。下片“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面对湘江,作者虔诚祭酒,并联想这杯中之酒一定会流到汨罗江。从高歌其辞赋到酹酒江水,深深地显示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 二是对比和衬托。词的上片用榴花与红舞裙对比,以过去的春风得意突现时下的落寞和愤懑。词的下片用“一身伤老”与“戎葵凝笑墙东”对比,衬托了此时心中的冷寂(或者理解为自己身虽老,但也会这戎葵一样永远不改自己向阳的夙志,爱国的热情)。 |
小题1:试题分析:分析语句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结构上,这句话承上启下。内容上,“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声长叹,包涵了作者对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人老了,一切欢娱都已成往事。正如他在诗中所咏的,“老矣身安用,飘然计本”(《初至邵阳逢入桂林使作书问其地之安危》),“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伤春》),其对自己岁数的悲叹,与词同调。 小题2:试题分析:这首《临江仙》所反映的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旧怀伤时,借此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是为用典。陈与义在两湖间流离之际,面对现实回想过去,产生无穷的感触,他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用鲜艳灿烂的榴花比鲜红的舞裙,回忆过去春风得意、声名籍籍时的情景。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陈与义因《墨梅》诗为徽宗所赏识,名震一时,诸贵要人争相往来,歌舞宴会的频繁,可想而知。而现在流落江湖,“兵甲无归日,江湖送老身”(《晚晴野望》),难怪五月的榴花会如此触动他对旧日的追忆。是为对比或映衬。 |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问题。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2020-05-17 …
余光中--《乡愁四韵》的答案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 2020-05-17 …
类文阅读。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 2020-05-17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2020-05-17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2020-05-17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2020-05-17 …
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 2020-06-2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8分)曲江对酒杜甫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桃花细逐杨花落, 2020-07-15 …
苏轼临江仙“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那一首的翻译和作者的内心情感表达..急求+++苏轼临江仙 2020-07-16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曲江对酒杜甫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桃花细逐杨花落,�阅读下面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