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
题目详情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题干中指出“最具表现力”,分析的角度可以从情感,可以从手法等角度分析.分析句子时,注意抓住关键词“最苦”、“无山遮望眼”,这句诗写诗人登远眺望,又怨无山遮挡而使其痛苦万分.
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参考译文:
我登上横冈,俯视着大江东流;我站在浮远堂前,纵目万里,满怀着无尽忧愁.最使我痛苦的是眼前没有一座山来遮断我的视线;淮南大地,一望无边,都是中原神州.
赏析:
戴复古由于长期浪游江湖,一生未仕,被称为江湖诗派的代表.他的诗很多写游历江湖的闲适,曾以“贾岛形模元自瘦,杜陵言语不妨村”(《望江南•自嘲》)概括自己的诗风.但他也写下了大量指摘时政、忧国忧民的篇章,这首诗流露的就是对无法收复沦陷的北方国土的深切感伤.
诗前两句写登上横冈,俯视大江,又在浮远堂上远望万里山河,只觉得忧愁郁结,无法排解.诗把登浮远堂一事分作两句写.第一句“大江流”写浮远堂所在环境,前加“下瞰”二字,以说明其高,引出下面的远望;同时以水流无限来寄托自己无尽的哀思.第二句的“万里愁”,承上句,一是说长江水流万里,带不去心中的愁怨;一是说眼前的万里江山,使自己产生无穷的愁怨.第三句又接上,“无山遮望眼”照应“万里愁”,所以说最苦;第四句点出主题,说明为什么眼见万里会引起愁是因为向淮南眺望,眼前都是沦陷的中原国土.
诗三、四句翻过一层,打破了历来登临诗的惯套.大凡登高,没有不希望看得远的,因而一般登临诗总是对眼前因为有山、有云遮断视线表示伤感,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首诗偏说望有山遮住视线,免得见到中原,更加深了自己的沉痛,诗人通过不想看而更深沉地表达对中原的怀念.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于是深悔这次登上供北望的高堂为多此一举了.汉末王粲“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荆州,依靠刘表,曾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有云:“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那是“最苦有山遮望眼”,而戴复古则是“最苦无山遮望眼”,所以其情更为可伤.又刘克庄《治城》云:“断镞遗枪不可求,西风古意满原头.孙刘数子如春梦,王谢千年有旧游.高塔不知何代作,暮笳似说昔人愁.神州只在兰干北,几度来时怕上楼.”前六句吊古,后二句转入伤今.其言北望神州使人难堪之意亦同,而 从正面说出,都不及戴语之耐人寻味.充分表达了国耻不雪,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戴复古还作了一首《盱眙北望》诗,可与这首诗合在一起看.诗云:“北望茫茫渺渺间,鸟飞不尽又飞还.难禁满目中原泪,莫上都梁第一山.”说自己不忍心登高瞭望中原,与这首诗登高瞭望时流露的痛苦心情是完全一致的.
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参考译文:
我登上横冈,俯视着大江东流;我站在浮远堂前,纵目万里,满怀着无尽忧愁.最使我痛苦的是眼前没有一座山来遮断我的视线;淮南大地,一望无边,都是中原神州.
赏析:
戴复古由于长期浪游江湖,一生未仕,被称为江湖诗派的代表.他的诗很多写游历江湖的闲适,曾以“贾岛形模元自瘦,杜陵言语不妨村”(《望江南•自嘲》)概括自己的诗风.但他也写下了大量指摘时政、忧国忧民的篇章,这首诗流露的就是对无法收复沦陷的北方国土的深切感伤.
诗前两句写登上横冈,俯视大江,又在浮远堂上远望万里山河,只觉得忧愁郁结,无法排解.诗把登浮远堂一事分作两句写.第一句“大江流”写浮远堂所在环境,前加“下瞰”二字,以说明其高,引出下面的远望;同时以水流无限来寄托自己无尽的哀思.第二句的“万里愁”,承上句,一是说长江水流万里,带不去心中的愁怨;一是说眼前的万里江山,使自己产生无穷的愁怨.第三句又接上,“无山遮望眼”照应“万里愁”,所以说最苦;第四句点出主题,说明为什么眼见万里会引起愁是因为向淮南眺望,眼前都是沦陷的中原国土.
诗三、四句翻过一层,打破了历来登临诗的惯套.大凡登高,没有不希望看得远的,因而一般登临诗总是对眼前因为有山、有云遮断视线表示伤感,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首诗偏说望有山遮住视线,免得见到中原,更加深了自己的沉痛,诗人通过不想看而更深沉地表达对中原的怀念.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于是深悔这次登上供北望的高堂为多此一举了.汉末王粲“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荆州,依靠刘表,曾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有云:“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那是“最苦有山遮望眼”,而戴复古则是“最苦无山遮望眼”,所以其情更为可伤.又刘克庄《治城》云:“断镞遗枪不可求,西风古意满原头.孙刘数子如春梦,王谢千年有旧游.高塔不知何代作,暮笳似说昔人愁.神州只在兰干北,几度来时怕上楼.”前六句吊古,后二句转入伤今.其言北望神州使人难堪之意亦同,而 从正面说出,都不及戴语之耐人寻味.充分表达了国耻不雪,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戴复古还作了一首《盱眙北望》诗,可与这首诗合在一起看.诗云:“北望茫茫渺渺间,鸟飞不尽又飞还.难禁满目中原泪,莫上都梁第一山.”说自己不忍心登高瞭望中原,与这首诗登高瞭望时流露的痛苦心情是完全一致的.
看了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卢俊义上梁山前被弄得那么惨和后来宋江他们费力去救不都是因为吴用题的反诗吗吴用题反诗害卢俊义被诬,后 2020-05-17 …
有没有描写西江月的古诗词?不是以西江月为词牌名,而是诗中描写的就是西江月,除了李白的“至今唯有西江 2020-06-11 …
根据古诗猜成语不知今夕是何年为什么是忘年之交此时无声胜有声为什么是弦外之音小荷才露尖尖角为什么是出 2020-06-21 …
十里锦江画廊是铜仁的旅游景点之一,游客乘坐游轮畅游锦江,沿途欣赏美丽的风光.游轮的排水量达25t, 2020-06-27 …
求马周的凌朝浮江旅思扩写!急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 2020-07-03 …
江诗丹顿机械表真假鉴别.现有一款江诗丹顿表.表背只有帆船图样,没编号和任何数字.是真是假时刻为全镶的 2020-11-07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习题。春的感知严阵前些天友人从江南为我带来几株兰草,并附上一封短信,信上说 2020-11-27 …
唐代初期,诗歌创作受到南朝浮靡诗风的影响,题材较狭窄,待到被称为“四杰”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 2020-11-29 …
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注]此诗为作者在唐中宗时 2020-12-17 …
唐代初期,诗歌创作受到南朝浮靡诗风的影响,题材较狭窄,待到被称为“四杰”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