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怎么翻译?

题目详情
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怎么翻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原文出自于《鬼谷子·反应篇第二》.要想理解这段原文所表达的内容,就必须正确解读“象比”的概念,因为不能正确解读“象比”的概念,就是翻译出这段原文内容,也很难理解.
什么是“象比”呢?在《鬼谷子》的现代翻译版本中,大多将“象比”解读为:“象征”和“类比”.其实“象比”是一种人的本能行为,没得翻译中所表述得那么复杂.你听过评书吗?就好比听评书一样,当别人在讲述故事时,你的头脑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故事中的场景,而出现的这个场景就是“象”,所以这里的“象”是动词,可译为:模拟.而当你搜索记忆中的情景来比较故事的内容时,你头脑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对这两种情景的作出“比”,所以这里的“比”也是动词,可译为:比较.通常“写”与“读”,“说”与“听”时,人的头脑中都会出现“象比”的情况.
原文“言有象,事有比”是指所言及的言辞中,无论是说话者还是听话人,都会在头脑里出现“象”这样的模拟情景;而在所言及的事情中,同样会在头脑里出现“比”这样的对照比较.对这类“言”和“事”而言,因为鬼谷子没有特定是指哪一方,所以可以理解为:双方的言谈,各自都会产生“象比”的现象,只是“象比”的现象不同而已.也就是说:这里的“象比”是人的本能,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鬼谷子提出“象比”概念,不仅是表述人的本能,更是在传授一种能有意识控制的“象比”,即是通过有意识“象比”来把控游说对象的方法.所以,鬼谷子所强调的“象比”是一种有意识的“象比”,也就是游说者能操控的“象比”.因此,在原文中多次出现“变象比”诸如此类的用语.
所以说:只要正确解读了“象比”的概念,对这段原文内容的翻译,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看了 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