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老聃死,秦失①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②也,而今非也。向吾入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老聃死,秦失①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②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之,不蕲③哭而哭者。是遁天倍④情,忘其所受⑤,古者谓之遁天之刑⑥。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⑦。”(《庄子•养生主》) [注]①秦失:人名,姓秦名失,老聃朋友。②其人:指得道之人。 ③蕲:通“祈”。④倍:通“背”。⑤受:禀受。⑥刑:过错,过失。 ⑦帝之县解:顺应自然法则的生和死。帝,自然,县,生;解,死。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2)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2、庄子借这个故事表达了怎样的生死观?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原先我认为你们都是得道之人,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2)这是违反天性违背真情的,忘记了自己的禀受,古人称之为违反天性的过错。 2、生与死都不过是自然的形态变化,因而生不是喜,死亦不是悲,对于肉体生命不必过多在意,对生死应采取达观的态度。 |
1、(1)原先我认为你们都是得道之人,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2)这是违反天性违背真情的,忘记了自己的禀受,古人称之为违反天性的过错。 2、可据“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和“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来判断分析 【译文】 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的弟子问道:“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们又问:“那么这样吊唁朋友,行吗?”秦失说:“行。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刚才我进入灵房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都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作法就叫做背离自然的过失。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就叫做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似的。” 取光照物的烛薪终会燃尽,而火种却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 |
看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同一水平面上有A、B两物体,相距s=7m,A在后B在前,A以vA=4m/s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此 2020-06-06 …
在同一水平面上有A、B两物体,相距x=7m,A在后B在前,A以vA=4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 2020-06-19 …
看透了人生,变得什么都不在乎了.宇宙如此之大,地球如此渺小.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真的可以永存么?活 2020-07-06 …
初速度的方向是对应物体的吗?比如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是对应这个物体运动时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吗? 2020-07-3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移到美洲的白人把旧世界的各种家畜以及农作物带到新世界。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 2020-11-05 …
事物发展到极端,往往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情绪的表现也是如此,即所谓的“乐极生悲”.因此在日常的生活、 2020-12-24 …
事物发展到极端,往往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情绪的表现也是如此,即所谓的“乐极生悲”。因此在日常的生活、 2020-12-24 …
事物发展到极端,往往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情绪的表现也是如此,即所谓的“乐极生悲”。因此在日常的生活、 2020-12-24 …
事物发展到极端,往往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情绪的表现也是如此,即所谓的“乐极生悲”。因此在日常的生活、 2020-12-24 …
这段话白话文翻译。《刺志论》曰∶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这段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