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下一次的冰川时期大约在什么时候?如题.还要有依据的回答,谢绝粘贴复制.
题目详情
下一次的冰川时期大约在什么时候?
如题.还要有依据的回答,谢绝粘贴复制.
如题.还要有依据的回答,谢绝粘贴复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冰川学说专家认为,全球气候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曾有数次冷暖变化,冰川作用随之重复发生.气候寒冷时,降雪量增加,发育大规模的冰川,巨大的冰盖掩盖地球,称为冰期;当气候变暖时,冰川大规模消退,叫做间冰期.
在5.7亿到6.8亿年前的先寒武纪里,我们的地球经历了第一纪冰川期.那次冰川大规模覆盖了澳洲、欧洲、美洲和亚洲部分地区;在4.1亿到4.7亿年前,地球遭遇第二纪冰川期.此次冰川覆盖了非洲、南美洲、欧洲、北美洲北部地区;地球经历的第三纪冰川期是在2.3亿到3.2亿年前,冰川覆盖面积扩大至整个南半球;著名的第四纪冰川期是从250万年前开始并一直持续至今,我们现在就生活在第四纪冰川期里.在第四纪冰川期之初,冰川覆盖了整个北半球.第四纪冰川期之后的大冰期,自然就是第五纪冰川期了.
温室效应与冰川期
目前,地球正处于第四纪大冰期的后期.最近一次冰川广布的情况是在1万多年前结束的.此后,气候总的来说在逐渐变暖,冰川逐渐消融,规模变小,现在冰川的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10%.观测的结果告诉我们,阿尔卑斯山上的冰川在1876—1934年间面积减少了15%,较大的冰川缩短了1—3.5千米.喜马拉雅山上的绒布冰川,冰舌中部近百年来减薄了约50米.但也不是直线下降,仍有时冷时热的变化.不过,从长期来看,总的趋势是变暖了.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目前不是大家都在关注“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吗,那么地球到底将会越来越热,还是越来越冷呢?其实这个问题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短暂气候变化,它与地质历史上的冷暖变化比起来是极其微小的,只是一个局部现象,对整个地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产生不了影响.但是,这并不是说温室效应无足轻重了,温室效应的加剧会导致短期气候异常,进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冰川期生物的命运
第四纪冰川期的来临,导致了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因为在第四纪冰川期之前存在一个比较长的间冰期,那时气候温暖,环境适宜生物生存,可以说是一个很舒适的“太平世界”.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物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其适应性就逐渐变差,甚至退化,结果在大规模冰川来临的时候,很多物种便走向灭绝.比如现在我们在化石中看到的长毛象,就曾经大量生活在第四纪冰川期来临之前的间冰期.同时,在冰期里部分物种灭绝,也会有新的物种诞生,比如地球上最高等生物———人类,就是在第四纪大冰期中诞生并进化的.
但是,正如第四纪冰川期中大量动物因不适应新环境而灭绝一样,人类似乎也正面临生死挑战.最近有美国专家称,人类进化正趋于停止.若果真如此,这对人类本身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停止进化就是退化的开始.如果人类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肌体的抵抗能力,而只满足于享受“舒适”的自然环境和高科技带来的“免疫”能力,那么,可以想象在下次大冰期来临时,人类将面临全面毁灭的严酷命运.
正在向第五纪迈进
第五纪冰川来临,意味着我们的地球又要进入一个冰川广布的可怕的地质年代了吗?
德国波茨坦气候变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斯台芳.拉姆斯托夫通过计算模型证明,全球气候变暖将改变海湾暖流的流向,从而导致欧洲大陆进入冰期.根据拉姆斯托夫的研究,全球气温升高最终可能导致欧洲出现区域性冰期.气候学家甚至间接地证明,海湾暖流热效应在大西洋北部海域已明显减小,欧洲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反复无常.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汤懋苍等专家认为,现在地球正在从“太平世界”缓慢地向强对流型转化,届时强造山运动和热能向机械能转化的现象又会出现,一个新的大冰期很可能会降临地球,他们还根据自己的模型推测第五纪冰期大概将在1亿年后来临.
面对众说纷纭的研究结论,我们只能说,第五纪冰川来临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在一个短时期内还很难确定其趋势,这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在5.7亿到6.8亿年前的先寒武纪里,我们的地球经历了第一纪冰川期.那次冰川大规模覆盖了澳洲、欧洲、美洲和亚洲部分地区;在4.1亿到4.7亿年前,地球遭遇第二纪冰川期.此次冰川覆盖了非洲、南美洲、欧洲、北美洲北部地区;地球经历的第三纪冰川期是在2.3亿到3.2亿年前,冰川覆盖面积扩大至整个南半球;著名的第四纪冰川期是从250万年前开始并一直持续至今,我们现在就生活在第四纪冰川期里.在第四纪冰川期之初,冰川覆盖了整个北半球.第四纪冰川期之后的大冰期,自然就是第五纪冰川期了.
温室效应与冰川期
目前,地球正处于第四纪大冰期的后期.最近一次冰川广布的情况是在1万多年前结束的.此后,气候总的来说在逐渐变暖,冰川逐渐消融,规模变小,现在冰川的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10%.观测的结果告诉我们,阿尔卑斯山上的冰川在1876—1934年间面积减少了15%,较大的冰川缩短了1—3.5千米.喜马拉雅山上的绒布冰川,冰舌中部近百年来减薄了约50米.但也不是直线下降,仍有时冷时热的变化.不过,从长期来看,总的趋势是变暖了.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目前不是大家都在关注“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吗,那么地球到底将会越来越热,还是越来越冷呢?其实这个问题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短暂气候变化,它与地质历史上的冷暖变化比起来是极其微小的,只是一个局部现象,对整个地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产生不了影响.但是,这并不是说温室效应无足轻重了,温室效应的加剧会导致短期气候异常,进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冰川期生物的命运
第四纪冰川期的来临,导致了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因为在第四纪冰川期之前存在一个比较长的间冰期,那时气候温暖,环境适宜生物生存,可以说是一个很舒适的“太平世界”.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物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其适应性就逐渐变差,甚至退化,结果在大规模冰川来临的时候,很多物种便走向灭绝.比如现在我们在化石中看到的长毛象,就曾经大量生活在第四纪冰川期来临之前的间冰期.同时,在冰期里部分物种灭绝,也会有新的物种诞生,比如地球上最高等生物———人类,就是在第四纪大冰期中诞生并进化的.
但是,正如第四纪冰川期中大量动物因不适应新环境而灭绝一样,人类似乎也正面临生死挑战.最近有美国专家称,人类进化正趋于停止.若果真如此,这对人类本身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停止进化就是退化的开始.如果人类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肌体的抵抗能力,而只满足于享受“舒适”的自然环境和高科技带来的“免疫”能力,那么,可以想象在下次大冰期来临时,人类将面临全面毁灭的严酷命运.
正在向第五纪迈进
第五纪冰川来临,意味着我们的地球又要进入一个冰川广布的可怕的地质年代了吗?
德国波茨坦气候变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斯台芳.拉姆斯托夫通过计算模型证明,全球气候变暖将改变海湾暖流的流向,从而导致欧洲大陆进入冰期.根据拉姆斯托夫的研究,全球气温升高最终可能导致欧洲出现区域性冰期.气候学家甚至间接地证明,海湾暖流热效应在大西洋北部海域已明显减小,欧洲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反复无常.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汤懋苍等专家认为,现在地球正在从“太平世界”缓慢地向强对流型转化,届时强造山运动和热能向机械能转化的现象又会出现,一个新的大冰期很可能会降临地球,他们还根据自己的模型推测第五纪冰期大概将在1亿年后来临.
面对众说纷纭的研究结论,我们只能说,第五纪冰川来临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在一个短时期内还很难确定其趋势,这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看了 下一次的冰川时期大约在什么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从冰箱里拿出冰把冰放入1杯常温水中,一会,发现冰粘在一起了为什么?有没有其他可能? 2020-07-07 …
用手摸冰箱冷冻室里的冰块有粘手现象,这是? 2020-07-07 …
“可燃冰”是未来洁净的新能源.2017年5月,我国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具有热值大,能直接点燃 2020-07-16 …
2013年3月21日,东莞连发三次冰雹,致9死272伤.如图所示,车窗玻璃被砸碎,说明力可以使物体. 2020-11-12 …
1.瓶子里原有100克的水,之后,又增加了原来的20%,现在瓶子里有多少克水?2.盒子里原有约20厘 2020-12-02 …
小明同学做了如下一个实验,从冰箱中取出一块冰砖,厚约6cm,然后把冰砖两端用小板凳支起来,再取一根长 2020-12-17 …
据2010年3月3日报道,一座面积约为英国多塞特郡大小的巨大冰山从南极大陆崩离.该冰山长约80公里, 2020-12-21 …
据2010年3月3日报道,一座面积约为英国多塞特郡大小的巨大冰山从南极大陆崩离。该冰山长约80公里, 2020-12-21 …
如图所示的不同体育比赛场景所采取的不同措施中,主要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乒乓球拍上粘有一层橡胶B. 2020-12-28 …
一些物理简答题1.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冰棒表面粘有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棒的表面就会冒 2021-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