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一个人站在山上,山上写着粱,一把刀对着山,疯狂猜成语,
题目详情
一个人站在山上,山上写着粱,一把刀对着山,疯狂猜成语,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一个人站在山上,山上写着粱,一把刀对着山,疯狂猜成语——逼上梁山.
逼上梁山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解释】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结构】动宾式.
【用法】比喻被迫反抗;或采取不得已的行动.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逼;不能读作“bí”.
【辨形】梁;不能写作“粱”.
【近义词】迫不得已、铤而走险
【反义词】自觉自愿、自告奋勇
【辨析】~和“铤而走险”;都有“被逼得走投无路而冒险、反抗”的 意思.但~偏重在反抗;多指的是正义的行动、革命行动;或由于某种客观原因促使自己不得不做;“铤而走险”偏重在冒险;所指的行动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
【例句】(1)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大部分都是被~的吗?(2)那时我学修理自行车是~,自己不动手没别的办法.
【英译】be compelled to do sth.against one’s will
【成语故事】古典小说《水浒》描写了宋朝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里面许多起义军头领都是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才投奔梁山这个起义军根据地的.有个叫林冲的人,武艺高强,为人正直,原在官府任八十万禁军教头.但当权的大官高俅之子为了霸占他的妻子,三番几次陷害他,派人暗杀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林冲杀死了前来杀他的人.这时他又得知自己的妻子已自杀了,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被迫上了梁山.
逼上梁山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解释】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结构】动宾式.
【用法】比喻被迫反抗;或采取不得已的行动.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逼;不能读作“bí”.
【辨形】梁;不能写作“粱”.
【近义词】迫不得已、铤而走险
【反义词】自觉自愿、自告奋勇
【辨析】~和“铤而走险”;都有“被逼得走投无路而冒险、反抗”的 意思.但~偏重在反抗;多指的是正义的行动、革命行动;或由于某种客观原因促使自己不得不做;“铤而走险”偏重在冒险;所指的行动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
【例句】(1)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大部分都是被~的吗?(2)那时我学修理自行车是~,自己不动手没别的办法.
【英译】be compelled to do sth.against one’s will
【成语故事】古典小说《水浒》描写了宋朝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里面许多起义军头领都是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才投奔梁山这个起义军根据地的.有个叫林冲的人,武艺高强,为人正直,原在官府任八十万禁军教头.但当权的大官高俅之子为了霸占他的妻子,三番几次陷害他,派人暗杀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林冲杀死了前来杀他的人.这时他又得知自己的妻子已自杀了,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被迫上了梁山.
看了 一个人站在山上,山上写着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个财主想把一块金条用两刀分成大小相等的七块问怎么分我也是别人问我的!也不清楚是两刀,还是两把刀! 2020-06-05 …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2米高4米,把它从中间横切一刀分成两个柱,表面积增加了〔〕平方米,把它沿着一沿着 2020-06-07 …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4厘米,把它从中间横切一刀分成两个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2020-06-07 …
切一刀最多把一张大饼切成2块,切两刀最多把一张大饼切成4块,问切十刀最多把大饼切成多少块大饼不重叠 2020-06-15 …
两独一心打,旁边有把剪刀一成语 2020-06-19 …
1.如果把一根细绳折成3折(此时为原绳长的三分之一),从中间剪一刀,变成()段.2.如果把一根细绳 2020-06-20 …
把一张平行四边形卡片剪一刀分成两个图形,下面几种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两个三角形B.两个梯把 2020-06-27 …
1.如果把一根细绳折成3折(此时为原绳长的三分之一),从中间剪一刀,变成()段.2.如果把一根细绳 2020-07-07 …
把下列排列混乱的句子重新编号,组成一段通顺的话。()猴子高兴地跑回去,拿起刀就在石头上使劲地磨着, 2020-07-11 …
有三个武士比赛劈蚊子。第一个把刀一挥,把蚊子劈成了两半。裁判给了他80分。第二个武士把刀一挥,蚊子的 2020-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