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简表年份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197856.242.90.9199741.933.924.2200531.08.061.0--改编自郭德宏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简表
年份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197856.242.90.9
199741.933.924.2
200531.08.061.0
--改编自郭德宏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材料二   根据国际权威组织公布的资料,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到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了法国和美国.
--摘自曹文柱 杨宁一主编《历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况我国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
(2)上述变化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材料一是《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简表》.读材料可知:从1978年至2005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即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据材料二“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到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了法国和美国”可知:自1990年至2006年,我国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与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2)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故答案为:
(1)材料一中的变化: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或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材料二中的变化: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或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
(2)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