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诚说: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作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又说:
出自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诗教上》
盖 至 战 国 而 文 章 之 变 尽 , 至 战 国 而 著 述 之 事 专 , 至 战 国 而 后 世 之 文 体 备 ; 故 论 文 於 战 国 , 而 升 降 盛 衰 之 故 可 知 也 .
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大概就是说,到了战国的时候文章上的变化已经到了极点,到了战国时期著作论述的事情已经有专门的人负责了(看原文的理解大概是表示已经可开始有人专门记载那些著作论述之类的东西了吧),到了战国时期后世的文体已经很完备了.所以论述文章从战国开始,它们的升降兴盛衰败的原因已经可以清楚了.
这段话描述战国文章的繁荣局面,揭示战国文章发扬《诗》教、深于比兴、敷张扬厉等特点,以及战国之文对后世辞章的影响等方面,具有相当的深刻性、正确性.
而 战 国 始 以 竹 帛 代 口 耳 :
出处
“以 战 国 之 人 , 而 述 黄 、 农 之 说 , 是 以 先 儒 辨 之 文 辞 , 而 断 其 伪 托 也 ; 不 知 古 初 无 著 述 . 而 战 国 始 以 竹 帛 代 口 耳 . 外 史 掌 三 皇 五 帝 之 书 , 及 四 方 之 志, 与 孔 子 所 述 六 艺 旧 典 , 皆 非 著 述 一 类 , 其 说 已 见 於 前 . 实 非 有 所 伪 托 也 .”
说的是到了战国的时候开始用竹简帛书之类的记载来代替口述的方式.
这样做的原因如下:
“然 则 著 述 始 专 於 战 国 , 盖 亦 出 於 势 之 不 得 不 然 矣 . 著 述 不 能 不 衍 为 文 辞 , 而 文 辞 不 能 不 生 其 好 尚 . 后 人 无 前 人 之 不 得 已 , 而 惟 以好 尚 逐 於 文 辞 焉 , 然 犹 自 命 为 著 述 . 是 以 战 国 为 文 章 之 盛 , 而 衰 端 亦 已 兆 於 战 国 也 .”
原文:见附件
变电站英文变电站一次系统,二次系统及一次、二次设备的英文怎么讲? 2020-05-15 …
arcmap中我有份林地覆盖shp文件和坡度图我想通过林地覆盖和坡度图两者计算在不同坡度arcma 2020-06-15 …
王充率性篇第八的译文第一句是: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最后一句是;斯盖变性使恶为善之明效也. 2020-06-28 …
猴子盖房寓言故事讲了什么道理?猴子攒了些钱,准备盖新房子.新房子的地基刚刚打好,正碰上大象区长来检 2020-07-01 …
2。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四字的词备,在文中圈画出来,联系丄卡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变幻无常: 2020-07-10 …
(1)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置更新设备是两个互斥的方案,而不是一个更换设备的特定方案。因此,继续使用旧 2020-07-15 …
求高手解答一道财务管理计算题,要步骤某更新改造项目中,购置新设备需要投资500000元;旧设备的变 2020-07-16 …
如果商业银行没有保留超额存款准备金,在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商业银行的储备A.变得不 2020-08-04 …
材料一:太原市是三晋文化之源、黄河文化的代表。为了深入挖掘三晋文化底蕴,我市准备推进文化产业格局的变 2020-11-11 …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对此,正确的认识是[]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