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问题。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曰:“过而不改,是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问题。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迭,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辊,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肜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下列两句话分别蕴涵了什么哲理。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加以理解,并回答问题。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彤也”,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自己的角度,谈谈对选文的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问题。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迭,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辊,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肜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下列两句话分别蕴涵了什么哲理。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加以理解,并回答问题。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彤也”,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自己的角度,谈谈对选文的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迭,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辊,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肜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下列两句话分别蕴涵了什么哲理。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加以理解,并回答问题。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彤也”,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自己的角度,谈谈对选文的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迭,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辊,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肜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下列两句话分别蕴涵了什么哲理。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加以理解,并回答问题。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彤也”,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自己的角度,谈谈对选文的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迭,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辊,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肜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下列两句话分别蕴涵了什么哲理。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加以理解,并回答问题。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彤也”,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自己的角度,谈谈对选文的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 (2)“逝者”不仅指时光的流逝,更感叹万物的变迁。孔子感于此...
看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材料,你认为《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吗?请说明理由1.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 2020-06-04 …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3分)玄德带回,令拜云长、翼德为叔。云长 2020-06-09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问题孟子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 2020-06-11 …
鲍氏之子阅读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 2020-06-12 …
余友王韦庵,永乐中为深泽令。在县且二十馀年,示民以教化,字之如子,民实爱戴之如父母。尝坐擅发官廪赈 2020-06-18 …
文化名著阅读理解题。(6分)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 2020-06-19 …
①逖性豁荡,不修仪检②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③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④宾客义徒皆暴勇 2020-06-27 …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 2020-07-02 …
英语翻译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 2020-11-0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