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读了《治国安民》,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题目详情
读了《治国安民》,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左拾遗
曹操的大半生处在东汉末年的动乱期,可谓乱世英雄.操的诗留传下来的20余首,多为四、五言句的汉乐府类诗题.操戎马一生、横槊赋诗,其诗章非吟自军旅之事,既发自军旅之情,凝聚着政治家的豪迈、军事家的壮烈、文学家的神采与诗人的浓缩.《龟虽寿》是操的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解,亦即最后一章.有考证猜测此诗作于公元207年操北征乌桓后的回归途中,其年曹操已是53岁.诗吟:“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成当今白话大意如下:“传说神龟的寿数虽长,还是有终结的时候.藤蛇可借雾驭空而行,雾散天晴后也如蚊蝇般命归尘土.虽如此,骏马当其衰老卧伏槽头之时,它的奔弛向远之志仍不改于千里之外.志向壮烈的豪迈之士即便是已到陈暮之年,他的豪壮进取之心是不会停止的.世间万物的生命长短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但它又不完全依照天命被动而行.因此要人为的顺应规律把持奋进养生之道,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长生命、延续价值.非常高兴啊,以歌明志向.”全章除最后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在当时诗中为通用配句外,其它句均为操之倾怀而发.从《龟》诗可看出,曹操诗的特点是爽直、豪壮、通达、进取.爽直就是意真诚、讲实话,用今天的说法是尊重唯物论.你看,多神多能的命体都会面临死亡,神仙是不存在的,不是比秦始皇乃至其它求仙求药的帝王强多了吗?豪壮就是矢志有恒,但有一口气在,不尽全力誓不罢休.连同骏马的晚年尚怀千里之志,况乃人乎!通达就是想得通、看得开,现在称之为辩证法.万物的生命长短依从规律而又待于人为,遵行规律、抓住机遇竭力而行就有无限的希望.进取就是不信神、不赖天,尽心力、尽人为.看看吧,曹诗描述出一幅多么通达、进取的人生!
文如其人、诗如其骨.曹的政治功绩是周旋于东汉末年的剿除动乱、维护安定;曹的文学功绩则是开创、领率了一代建安文学.对其人格的具体描述,则有《资治通鉴》中操的谋士荀域、郭嘉关于曹操与袁绍的一番对比式分析评价,说曹有十胜,袁有十败,从中可见一般.这十项是“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此十项言于公元197年,应属操的事业前期.后来的史实证明,这十条大体上得到验证.其中的“道”即方法,言操的处事不计排场、不肆铺张,法于自然、求其实用.“义”即规范.此处讲君臣规范.操自196年迎汉献帝刘协于许昌,始终甘为下臣,尊汉天子以令天下.尽管他晚年的时候东吴的孙权劝他应天命、即帝位,他仍明智地说“是儿欲居吾著炉火上邪!”并补充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意即只奠开国之基,不做登基之帝.后来的曹丕即帝验证了此条.“治”即法纪,操令厉法严,且能以身率之,传曾因坐骑踏青苗而割发代首以自警.“度”即器度,操选人唯才是举、唯能是用,不拘出身、不务虚名、不妒才.东汉末年党派纷争,外戚派、宦官派、士族派互相剿杀,操深知其害,故在外戚、宦官两派除灭后曾试图废弃士族作官的因袭,但至死不成.其实是制度所然,非操力能为.“谋”即计谋,操以重谋士、喜变通、善决断著称,是三国时的智谋之才.“德”即诚信.操多以正直诚信待人,当时的智能之士多离袁绍而趋曹操.但《三国演义》也绘有曹操为无信小人的奸佞之相,说是操杀董卓不成逃离到成皋一山庄,寻到其父之结义兄弟吕伯奢.吕嘱家人杀猪以待,且亲自出村外沽酒.不料操听“杀”字后不辨其祥,竟误为吕家要杀己,一气斩绝吕家八口.这还不算,又将村外相遇沽酒而归的吕伯奢杀掉.且扬言“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可算残酷已极.至于可信否,则是另一回事.“仁”即爱心,操关心、爱护所用之人多在大处、隐处,细枝末节的小事小情通常不大在意,这种关心往往给人以意外.“明”即明智,操极善名察,不为谗言所蔽,不为党派所扰.但“人至察则无徒”,也有很多人对其戒而远之.“文”即文治,操赏罚严明,有功必奖,有错必罚,不循私情.操还十分重视文学的发展和作用,是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其文风亦为建安文学之风骨.从建安元年的公元196年到操病逝的220年,前后有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的孔融、阮禹、王粲、徐平、刘桢、陈琳、应扬,甚至延续到再以后的女诗人蔡琰--蔡文姬,皆为建安文学之骨干,可算是源远流长.“武”即武功,早在“建安”之前,操即定下“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的大政方针,至196年迎汉献帝刘协于许昌,200年的“官渡之战”,大功近成.虽因208年的“赤壁之战”的大失利而酿至三国鼎立,但循序中终成至强.至于后来的司马氏篡魏,已完全是另外一码事了.
人无完人,才无全才.一位伟人、一位天才、一位能者可能比常人多有一万个、一亿个优点,但其所言所行绝不会是百分之百的正确.曹操既非完人,又生于乱世、争于乱世,亦无例外的凸现出很多缺陷、短处乃至劣性.较为突出的是他的多疑、反复和易悔.杀害恩人吕伯奢一家,猜忌最知己的谋士荀域、崔琰、毛介,枉杀给他医脑风病的明医华佗,都是他的多疑、狭隘之举.然真相大白后既悔之,却又很少承认.这,也许就是历史上大人物的“自尊”吧!《三国志》载,操杀华佗后的某年,其子仓舒病而无治,曹操此时方才长叹:“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仓舒是谁?就是那个曾想出以船称象之妙着的娃娃--曹冲.察曹操之为诗、为人,概而述之如下:国人众口议曹操,褒贬难一辩不消.乱世奸雄安乱世,群豪俊首镇群豪.唯实守信从天意,善变循规顺旧朝.届老无忧心若骥,回春有术志当高.
曹操的大半生处在东汉末年的动乱期,可谓乱世英雄.操的诗留传下来的20余首,多为四、五言句的汉乐府类诗题.操戎马一生、横槊赋诗,其诗章非吟自军旅之事,既发自军旅之情,凝聚着政治家的豪迈、军事家的壮烈、文学家的神采与诗人的浓缩.《龟虽寿》是操的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解,亦即最后一章.有考证猜测此诗作于公元207年操北征乌桓后的回归途中,其年曹操已是53岁.诗吟:“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成当今白话大意如下:“传说神龟的寿数虽长,还是有终结的时候.藤蛇可借雾驭空而行,雾散天晴后也如蚊蝇般命归尘土.虽如此,骏马当其衰老卧伏槽头之时,它的奔弛向远之志仍不改于千里之外.志向壮烈的豪迈之士即便是已到陈暮之年,他的豪壮进取之心是不会停止的.世间万物的生命长短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但它又不完全依照天命被动而行.因此要人为的顺应规律把持奋进养生之道,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长生命、延续价值.非常高兴啊,以歌明志向.”全章除最后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在当时诗中为通用配句外,其它句均为操之倾怀而发.从《龟》诗可看出,曹操诗的特点是爽直、豪壮、通达、进取.爽直就是意真诚、讲实话,用今天的说法是尊重唯物论.你看,多神多能的命体都会面临死亡,神仙是不存在的,不是比秦始皇乃至其它求仙求药的帝王强多了吗?豪壮就是矢志有恒,但有一口气在,不尽全力誓不罢休.连同骏马的晚年尚怀千里之志,况乃人乎!通达就是想得通、看得开,现在称之为辩证法.万物的生命长短依从规律而又待于人为,遵行规律、抓住机遇竭力而行就有无限的希望.进取就是不信神、不赖天,尽心力、尽人为.看看吧,曹诗描述出一幅多么通达、进取的人生!
文如其人、诗如其骨.曹的政治功绩是周旋于东汉末年的剿除动乱、维护安定;曹的文学功绩则是开创、领率了一代建安文学.对其人格的具体描述,则有《资治通鉴》中操的谋士荀域、郭嘉关于曹操与袁绍的一番对比式分析评价,说曹有十胜,袁有十败,从中可见一般.这十项是“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此十项言于公元197年,应属操的事业前期.后来的史实证明,这十条大体上得到验证.其中的“道”即方法,言操的处事不计排场、不肆铺张,法于自然、求其实用.“义”即规范.此处讲君臣规范.操自196年迎汉献帝刘协于许昌,始终甘为下臣,尊汉天子以令天下.尽管他晚年的时候东吴的孙权劝他应天命、即帝位,他仍明智地说“是儿欲居吾著炉火上邪!”并补充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意即只奠开国之基,不做登基之帝.后来的曹丕即帝验证了此条.“治”即法纪,操令厉法严,且能以身率之,传曾因坐骑踏青苗而割发代首以自警.“度”即器度,操选人唯才是举、唯能是用,不拘出身、不务虚名、不妒才.东汉末年党派纷争,外戚派、宦官派、士族派互相剿杀,操深知其害,故在外戚、宦官两派除灭后曾试图废弃士族作官的因袭,但至死不成.其实是制度所然,非操力能为.“谋”即计谋,操以重谋士、喜变通、善决断著称,是三国时的智谋之才.“德”即诚信.操多以正直诚信待人,当时的智能之士多离袁绍而趋曹操.但《三国演义》也绘有曹操为无信小人的奸佞之相,说是操杀董卓不成逃离到成皋一山庄,寻到其父之结义兄弟吕伯奢.吕嘱家人杀猪以待,且亲自出村外沽酒.不料操听“杀”字后不辨其祥,竟误为吕家要杀己,一气斩绝吕家八口.这还不算,又将村外相遇沽酒而归的吕伯奢杀掉.且扬言“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可算残酷已极.至于可信否,则是另一回事.“仁”即爱心,操关心、爱护所用之人多在大处、隐处,细枝末节的小事小情通常不大在意,这种关心往往给人以意外.“明”即明智,操极善名察,不为谗言所蔽,不为党派所扰.但“人至察则无徒”,也有很多人对其戒而远之.“文”即文治,操赏罚严明,有功必奖,有错必罚,不循私情.操还十分重视文学的发展和作用,是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其文风亦为建安文学之风骨.从建安元年的公元196年到操病逝的220年,前后有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的孔融、阮禹、王粲、徐平、刘桢、陈琳、应扬,甚至延续到再以后的女诗人蔡琰--蔡文姬,皆为建安文学之骨干,可算是源远流长.“武”即武功,早在“建安”之前,操即定下“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的大政方针,至196年迎汉献帝刘协于许昌,200年的“官渡之战”,大功近成.虽因208年的“赤壁之战”的大失利而酿至三国鼎立,但循序中终成至强.至于后来的司马氏篡魏,已完全是另外一码事了.
人无完人,才无全才.一位伟人、一位天才、一位能者可能比常人多有一万个、一亿个优点,但其所言所行绝不会是百分之百的正确.曹操既非完人,又生于乱世、争于乱世,亦无例外的凸现出很多缺陷、短处乃至劣性.较为突出的是他的多疑、反复和易悔.杀害恩人吕伯奢一家,猜忌最知己的谋士荀域、崔琰、毛介,枉杀给他医脑风病的明医华佗,都是他的多疑、狭隘之举.然真相大白后既悔之,却又很少承认.这,也许就是历史上大人物的“自尊”吧!《三国志》载,操杀华佗后的某年,其子仓舒病而无治,曹操此时方才长叹:“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仓舒是谁?就是那个曾想出以船称象之妙着的娃娃--曹冲.察曹操之为诗、为人,概而述之如下:国人众口议曹操,褒贬难一辩不消.乱世奸雄安乱世,群豪俊首镇群豪.唯实守信从天意,善变循规顺旧朝.届老无忧心若骥,回春有术志当高.
看了 读了《治国安民》,你从中获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什么叫从子从子的从读什么音啊?新华字典解释从⑥跟随的人⑦指堂房亲属⑧次要的.〔⑥、⑦、⑧旧读zòn 2020-06-10 …
阅读与感悟爱是一种牵挂我有时会开玩笑地想,自从有了孩子,父母就被命运永远地“绑架”了,孩子是我们最 2020-06-19 …
送元二使安西诗人送别友人的季节是什么季,从什么可以看出来?从什么词看出? 2020-06-20 …
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較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从女店主的动作中 2020-06-22 …
君问流年事颇长,树蓝共旺乐安康,从今万事般般胜,四季平安降吉祥,..君问流年事颇长,树蓝共旺乐安康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 2020-07-28 …
高三文科第一轮复习早读应该如何安排我是新课改的第一年,英语不太好,一般在90—110之间,文科成绩一 2020-11-03 …
从内容上看,送元二使安西写得是什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内容上看都是写什么的,从 2020-11-22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1]也。王 2020-11-24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757年(至德二载)9月,唐军收复了长安,不久洛阳也跟着克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