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这段话说的是谁2.说说这段话的大致意思3.用历史说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题目详情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这段话说的是谁 2.说说这段话的大致意思 3.用历史说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1.这段话说的是谁 2.说说这段话的大致意思 3.用历史说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战国时,邯郸籍著名思想家荀况,在他的不朽著作《荀子·王制》篇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意思是说:统治者像是一条船,而广大的民众犹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载负起来,也可以将船淹没掉.
唐贞观后期,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说: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离.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所以应该高度谨慎.
唐太宗对荀子和魏征的这一观点十分欣赏,在与君臣讨论国家的治理问题时,多次引用和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魏征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极其伟大的,十分强调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们的这一光辉思想,为历代统治阶级所接受.对历代统治者尊重民情民意,执政为民,起到了积极参与的促进作用.
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载舟覆舟”便源于荀子、魏征和唐太宗谈论君与民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故事.史实:唐太宗李世民爱民,因此唐朝强大起来
而隋炀帝杨广横征暴敛、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唐贞观后期,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说: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离.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所以应该高度谨慎.
唐太宗对荀子和魏征的这一观点十分欣赏,在与君臣讨论国家的治理问题时,多次引用和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魏征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极其伟大的,十分强调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们的这一光辉思想,为历代统治阶级所接受.对历代统治者尊重民情民意,执政为民,起到了积极参与的促进作用.
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载舟覆舟”便源于荀子、魏征和唐太宗谈论君与民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故事.史实:唐太宗李世民爱民,因此唐朝强大起来
而隋炀帝杨广横征暴敛、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看了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个岛上有座宝藏,你看到大中小三个岛民,你知道大岛民知道宝藏在山上还是山下,但他有时说真话有时说假 2020-05-14 …
用史实说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2020-05-23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谁说的?荀子也说过吧?李世民也说过.不是孟子吧 2020-06-11 …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这段话说的是谁2.说说这段话的大致意思3.用历史说明“水 2020-06-14 …
1.“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意思2.用史实说明“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要简洁(初二)最简洁的分 2020-06-14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上帝让挪亚造方舟说,石狮子的眼睛一红就会有红水灭世,结果,有两个小孩将石 2020-07-07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填空题?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该持之以恒;大地 2020-07-2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独木舟之道[美]西格德▪F.奥尔森①移动的独木舟颇像一叶风中摇曳的芦苇。宁 2020-11-10 …
材料三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成功,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找 2020-11-11 …
谁有啊,我从第九题开始9.传说中由黄帝本人直接发明的是①建造宫室的方法②养蚕缫丝的方法③文字和乐谱④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