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小金和小玲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的变化规律,她们分别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每次实验时,她们先固定发光物体与光屏的距离,再通过移动凸透镜
题目详情
小金和小玲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的变化规律,她们分别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每次实验时,她们先固定发光物体与光屏的距离,再通过移动凸透镜的位置,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表一、表二分别记录了她们通过实验获得的部分数据.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像距随物距的变化关系可初步得出: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______.
(2)分析比较序号______中的数据可初步得出:不同凸透镜成实像且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像距也越大.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序号1、2、3(或4、5、6)中“像距和物距的差值”随“物屏距离”的变化关系可初步得出: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______.
(4)根据(3)的初步结论,并基于序号4和8中“像距和物距的差值”变为负值的事实,可以做出如下推理: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屏距离存在一个最小值,此时______.
两位同学猜想这一“最小值”可能与凸透镜的焦距存在某种关系,为了验证猜想,她们决定用上述实验器材继续探究.请在表三的第二、第三列中填入她们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达到研究目的.
表一:小金的实验数据(焦距:12cm) | ||||
序 号 | 物屏距离(cm) | 物距 (cm) | 像距 (cm) | 像距和物距的差值(cm) |
1 | 64 | 16 | 48 | 32 |
2 | 52 | 19 | 33 | 14 |
3 | 49 | 22 | 27 | 5 |
4 | 50 | 30 | 20 | -10 |
表二:小玲的实验数据(焦距:15cm) | ||||
序 号 | 物屏距离(cm) | 物距 (cm) | 像距 (cm) | 像距和物距的差值(cm) |
5 | 90 | 19 | 71 | 52 |
6 | 69 | 22 | 47 | 25 |
7 | 61 | 28 | 33 | 5 |
8 | 62 | 35 | 27 | -8 |
(2)分析比较序号______中的数据可初步得出:不同凸透镜成实像且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像距也越大.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序号1、2、3(或4、5、6)中“像距和物距的差值”随“物屏距离”的变化关系可初步得出: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______.
(4)根据(3)的初步结论,并基于序号4和8中“像距和物距的差值”变为负值的事实,可以做出如下推理: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屏距离存在一个最小值,此时______.
表三:实验设计 | ||||
实验 序号 | 焦距 (cm) | 物屏距离 (cm) | 物距 (cm) | 像距 (cm) |
9 | ______ | ______ | / | / |
10 | ______ | ______ | / |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像距随物距的变化关系可初步得出: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或物距变小,像距变大;
(2)想得出:不同凸透镜成实像且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像距也越大的结论,即找出不同焦距但相同物距的实验步骤,对比分析即可,即可以选作2与5(或3与6);
(3)分析1、2、3(或4、5、6)中“像距和物距的差值”随“物屏距离”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物屏距离越小,像距与物距的差值越小;
(4)据数据特点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增大,像距和物距的差值越来越小,所以可以推力出,当物距为某个数值时,像距和物距的差值可能为零;
同时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若u=2f时,v=2f,即此时像距和物距的差值为零,故所填的数据为:
对于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应选择物距为24cm,即此时物屏之间的距离,即物像间的距离是d=2×24cm=48cm;
对于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应选择物距为30cm,即此时物屏之间的距离,即物像间的距离是d=2×30cm=60cm;
如下表:
故答案为:(1)物距越大,像距越小;(2)2、5(3、6);(3)物屏距离越小,像距与物距的差值越小;(4)像距与物距的差值为0;图表见上面的解析.
(2)想得出:不同凸透镜成实像且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像距也越大的结论,即找出不同焦距但相同物距的实验步骤,对比分析即可,即可以选作2与5(或3与6);
(3)分析1、2、3(或4、5、6)中“像距和物距的差值”随“物屏距离”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物屏距离越小,像距与物距的差值越小;
(4)据数据特点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增大,像距和物距的差值越来越小,所以可以推力出,当物距为某个数值时,像距和物距的差值可能为零;
同时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若u=2f时,v=2f,即此时像距和物距的差值为零,故所填的数据为:
对于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应选择物距为24cm,即此时物屏之间的距离,即物像间的距离是d=2×24cm=48cm;
对于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应选择物距为30cm,即此时物屏之间的距离,即物像间的距离是d=2×30cm=60cm;
如下表:
表三:实验设计 | ||||
实验 序号 | 焦距 (cm) | 物屏距离 (cm) | 物距 (cm) | 像距 (cm) |
9 | 12 | 48 | / | / |
10 | 15 | 60 | / | / |
看了 小金和小玲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用竹笛和小提琴同时演奏同一支乐曲,但人们一听声音就能区别出来是由哪一种乐器所奏,这是因为它们发出的 2020-04-07 …
团队合作非常重要.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工作中,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尤其是在我们英语课堂的学习中更是离 2020-04-11 …
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的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B 2020-06-16 …
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是比邻星,它距离我们是1018m,从地球向比邻星发射的电磁波,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 2020-11-29 …
天文学中常用“光年(1.y.)”做距离的单位.1(l.y.)等于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路程,1(l.y.) 2020-11-29 …
恒星离我们的距离非常遥远,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圆形轨道直径作为基线,通过几何方法来测量恒 2020-12-05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面对梅里雪山扑朔迷离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B.我 2020-12-09 …
我们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应该是()A.要与他们亲密接触,共同生活B.他们得的是传染病,应该将他们与世 2020-12-14 …
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 2020-12-16 …
下列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梅里雪山扑朔迷离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B.我们班的王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