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某兴趣小组对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①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
题目详情
某兴趣小组对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
2CuO+H2O+CO2↑;
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③CO还原CuO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Cu2O(氧化亚铜,红色固体)、铜.
【实验验证】
验证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可选装置如下图所示.

(1)上图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
(2)甲同学将装置按___(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
(3)B装置中粉末完全变黑后,乙同学为确认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而不是碳粉,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拓展探究】
丙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后的B装置(包括其中药品),探究CO还原CuO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过程:打开K,缓缓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加热.当黑色固体全部变红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2)实验数据
(3)实验结论: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红色固体粉末为(写名称)___
(4)表达交流: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该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B.先通入一会CO再加热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C.装置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
D.排入到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
223
2CuO+H2O+CO2↑;
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③CO还原CuO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Cu2O(氧化亚铜,红色固体)、铜.
【实验验证】
验证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可选装置如下图所示.

(1)上图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
(2)甲同学将装置按___(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
(3)B装置中粉末完全变黑后,乙同学为确认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而不是碳粉,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拓展探究】
丙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后的B装置(包括其中药品),探究CO还原CuO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过程:打开K,缓缓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加热.当黑色固体全部变红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2)实验数据
(3)实验结论: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红色固体粉末为(写名称)___
(4)表达交流: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该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B.先通入一会CO再加热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C.装置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
D.排入到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
△ △ △ 22
2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获得结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震荡 ___ 黑色粉末均为氧化铜 ___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获得结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获得结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震荡 ___ 黑色粉末均为氧化铜 ___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震荡 ___ 黑色粉末均为氧化铜 ___

反应前 反应后 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铜粉末的总质量为62.0g 玻璃管和内盛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61.7 玻璃管的总质量为60.0g 反应前 反应后 反应前 反应后 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铜粉末的总质量为62.0g 玻璃管和内盛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61.7 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铜粉末的总质量为62.0g 玻璃管和内盛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61.7 玻璃管的总质量为60.0g 玻璃管的总质量为60.0g
【查阅资料】
①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
| ||
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③CO还原CuO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Cu2O(氧化亚铜,红色固体)、铜.
【实验验证】
验证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可选装置如下图所示.

(1)上图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
(2)甲同学将装置按___(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
(3)B装置中粉末完全变黑后,乙同学为确认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而不是碳粉,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 观察到的现象 | 获得结论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震荡 | ___ | 黑色粉末均为氧化铜 | ___ |
丙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后的B装置(包括其中药品),探究CO还原CuO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过程:打开K,缓缓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加热.当黑色固体全部变红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2)实验数据
反应前 | 反应后 |
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铜粉末的总质量为62.0g | 玻璃管和内盛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61.7 |
玻璃管的总质量为60.0g |
(4)表达交流: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该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B.先通入一会CO再加热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C.装置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
D.排入到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
223
| ||
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③CO还原CuO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Cu2O(氧化亚铜,红色固体)、铜.
【实验验证】
验证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可选装置如下图所示.

(1)上图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
(2)甲同学将装置按___(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
(3)B装置中粉末完全变黑后,乙同学为确认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而不是碳粉,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 观察到的现象 | 获得结论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震荡 | ___ | 黑色粉末均为氧化铜 | ___ |
丙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后的B装置(包括其中药品),探究CO还原CuO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过程:打开K,缓缓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加热.当黑色固体全部变红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2)实验数据
反应前 | 反应后 |
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铜粉末的总质量为62.0g | 玻璃管和内盛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61.7 |
玻璃管的总质量为60.0g |
(4)表达交流: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该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B.先通入一会CO再加热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C.装置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
D.排入到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实验步骤 | 观察到的现象 | 获得结论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震荡 | ___ | 黑色粉末均为氧化铜 | ___ |

反应前 | 反应后 |
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铜粉末的总质量为62.0g | 玻璃管和内盛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61.7 |
玻璃管的总质量为60.0g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实验验证】
(1)上图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澄清石灰水,目的是为了检验生成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故填:澄清石灰水.
(2)甲同学将装置按B→C→A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
故填:B→C→A.
(3)实验步骤: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震荡;
实验现象: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实验结论:黑色粉末为氧化铜;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2SO44=CuSO44+H22O.
【拓展探究】
(3)如果玻璃管中的固体是铜,则铜的质量为:2.0g×
×100%=1.6g,而玻璃管中的固体质量为:62.0g-61.7g=0.3g,因此红色固体粉末为铜和氧化铜.
故填:铜和氧化铜.
(4)A.该实验对一氧化碳进行了收集,因此不需要在通风橱中进行;
B.先通入一会CO再加热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C.装置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
D.排入到烧杯中的溶液,无论是氢氧化钠溶液,还是碳酸钠溶液,还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都显碱性.
故填:BC.
64 80 64 64 6480 80 80×100%=1.6g,而玻璃管中的固体质量为:62.0g-61.7g=0.3g,因此红色固体粉末为铜和氧化铜.
故填:铜和氧化铜.
(4)A.该实验对一氧化碳进行了收集,因此不需要在通风橱中进行;
B.先通入一会CO再加热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C.装置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
D.排入到烧杯中的溶液,无论是氢氧化钠溶液,还是碳酸钠溶液,还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都显碱性.
故填:BC.
(1)上图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澄清石灰水,目的是为了检验生成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故填:澄清石灰水.
(2)甲同学将装置按B→C→A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
故填:B→C→A.
(3)实验步骤: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震荡;
实验现象: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实验结论:黑色粉末为氧化铜;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2SO44=CuSO44+H22O.
【拓展探究】
(3)如果玻璃管中的固体是铜,则铜的质量为:2.0g×
64 |
80 |
故填:铜和氧化铜.
(4)A.该实验对一氧化碳进行了收集,因此不需要在通风橱中进行;
B.先通入一会CO再加热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C.装置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
D.排入到烧杯中的溶液,无论是氢氧化钠溶液,还是碳酸钠溶液,还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都显碱性.
故填:BC.
64 |
80 |
故填:铜和氧化铜.
(4)A.该实验对一氧化碳进行了收集,因此不需要在通风橱中进行;
B.先通入一会CO再加热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C.装置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
D.排入到烧杯中的溶液,无论是氢氧化钠溶液,还是碳酸钠溶液,还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都显碱性.
故填:BC.
看了 某兴趣小组对碱式碳酸铜的分解...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算式:2×□□□=□□□的六个空格中,分别填入2,3,4,5,6,7这六个数字,使算式成立,并且 2020-04-07 …
在算式:2×□□□=□□□的六个空格中,分别填入2,3,4,5,6,7这六个数字,使算式成立,并且 2020-04-07 …
下列各组的公因式是代数式x-2的是()A.(x+2)2,(x-2)2B.x-2x,4x-6C.3x 2020-04-08 …
1.已知3的m次方=243,3的n次方=9,求m+n的值.2.已知2的a次方=3,2的b次方=12 2020-05-13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不等式x<2的正整数解有一个B.-2是不等式2x-1<0的一个解C.不 2020-05-13 …
当x=2时,代数式ax-2的值是4;那么,当x=-2时,这代数式的值是()A.-4B.-8C.8D 2020-05-15 …
分子式符合通式CnH2n+2的有机物一定是烷烃这句话对还是错 2020-05-16 …
一道提取公因式的题目18a^2b,-9a^2,4b^2a,6a^3b,-5a^2b^2,36ab^ 2020-05-17 …
设函数fx=|x-1|+1/2|x-3|.求不等式fx>2的解集.若不等式fx>2的解集 2020-06-04 …
有一系列等式:2的平方-1的平方=3=2*11;3的平方-2的平方=5=2*21;4的平方-3的平 2020-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