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被敌人的炮弹炸断双腿的科梅立菲已经停止了呼吸。保罗已经崩溃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逼得他不知该向谁祈祷,也许真有神灵,也许真的只有神灵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被敌人的炮弹炸断双腿的科梅立菲已经停止了呼吸。
保罗已经崩溃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逼得他不知该向谁祈祷,也许真有神灵,也许真的只有神灵才能挽救科梅立菲,挽救一个19岁的生命!
科梅立菲已经挣扎得太久,太辛苦,也许这于他也是一种解脱。安安静静躺在那里,就像熟睡了一样,再也听不见“轰轰”的爆炸声,再也闻不见腐烂了的死尸的气味,也用不着担心食物会不会送来,更用不着担心炮弹会从哪个方向飞来,一下子炸断自己的双腿了。
……
一切都结束了。
又是一片废墟的战场。最可恨的是食物,以前是在食物中混合锯屑,现在纯粹是锯屑了,无论如何这都是很难咽到肚子里去,真见鬼,这仗越打越糟糕。
一架敌机在头顶上盘旋,一个俯冲,低空投弹,卡特猛一拉保罗:“趴下……”
炮弹在身后一米远的地方炸开了,泥土四溅。
保罗待硝烟散开,抬起头笑了笑,“又没射中,来,我们走。”
卡特挣扎着翻起身:“等等,保罗,出故障了,我没法走了。”
保罗慌忙跑过来,搀着卡特疾呼道:“你被击中了吗?”
卡特双手抱着腿,龇牙咧嘴地说:“骨头好像断了,真见鬼!”
保罗微觉放心,撕下自己的衣服帮他包扎,一面笑着说:“如果只是脚还算好……”
“算我运气吧。”卡特笑着说。
“好运气,”保罗用力点着头,“它代表着战争即将结束……现在我来背你,来吧。”
保罗横扛起卡特继续往前走,头顶上那架敌机还在盘旋,发出讨厌的轰鸣声。
保罗猫着腰往前走,“等战争结束后,我们再看看可以一起干点儿什么,告诉我,你的地址……”
卡特还没有回答,一颗炮弹忽然在左侧不远处落下,保罗一惊,微微蹲伏。
身上的卡特,软软地垂下了头。
硝烟散去,荒凉的战场上,保罗一步步蹒跚而行,嘴里絮叨不已,卡特却一言不发,仿佛世界就剩下了他们两人。
终于走到了野战医院,保罗也累得够呛,摇摇晃晃地走到门边,一名医务人员跑过来帮着放下一动不动的卡特,让他平躺在床上。保罗擦了一下满脸的汗水,轻松地说:“好了,卡特,你会没事的。”说着起身去取水,准备给卡特喝。医务人员的声音却异常冷漠地传来:“你白费劲了,他死了。”
手中的杯子掉到了地上,保罗的头深深垂下……
保罗的心绝望到了极点,又一次亲眼目睹了最后一个朋友死去,死神倏忽就至……他站起身,麻木地走了出去。
已经没什么好想的了。
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苟延残喘,找不出一丝快乐的理由。
时间是1918年,德军的情况已经恶劣到了极点,到处有传言说要停战了,可是两边的军队却仍然对峙着。
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保罗的心已经死了。
德军在修战壕。
保罗坐在机枪旁,表情平静,自从卡特死了以后,他一直就是这样。木然地看着战友在准备工事,看一会儿索然无味,就扭过头从机枪上方看外边……渐渐地,嘴角泛起一丝笑意,枪前方有一只美丽的蝴蝶,这是战场的精灵。
保罗慢慢站起来,从战壕上面探出了脑袋,趴在沙袋上慢慢伸出手,伸向蝴蝶。
蝴蝶抖着美丽的翅膀,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手近了,近了……
“砰——”地一声枪响,那手猝然停下……五指慢慢松开,松开……
那一天,战场上是那么地沉寂和安宁。
当日战报:西线无战事。
(节选自《西线无战事》,作者雷马克,有删改)
1.卡特之死,并不是到医院时候才确定的,在这之前有多处暗示,请你结合文本指出来。(4分)
2.作品写科梅立菲和卡特之死,对后文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4分)
3.小说中出现的“蝴蝶”有什么用意?请作简要分析。(6分)
4.结合全文内容,探究“西线无战事”的深层意蕴。(6分)
1.
分 析:
所谓“暗示”是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 而是通过某种途径间接的表达。文学作品中 这种手法的巧妙运用 写实写意 不直不露 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选用方式多种多样 寓意深远 使读者在一种比较含蓄的、间接的艺术氛围中 自然地领略到作品的意图。文中卡特之死,并不是到医院时候才确定的,在这之前有多处暗示,如第19小节写“卡特软软地垂了下来”;第20节保罗絮叨不已,而卡特“一言不发”;到了野战医院时候卡特是“一动不动”等。
考点: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2】
分 析: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这种技法用在文学作品中,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作品写科梅立菲和卡特之死,对后文情节的发展作用有:1、他们的死对保罗而言是巨大的打击。2、对作品主题有力的烘托。
考点: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3】
分 析: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作品形象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作品形象,因为情节是作品形象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作品形象怎样做事。要了解作品形象,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所以,分析小说的情节也是我们分析作品形象的一把钥匙。分析可知,小说中出现的“蝴蝶”的用意,如让已经木然的保罗泛起笑意,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具有强烈的爱好和平的象征意味;保罗伸出手去靠近蝴蝶,隐喻了被战争摧残的人们追求和平之意。
考点: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4】
分 析:
此题为探究题,要求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完成。探究的重点为故事性与小说内容的关系。联系相关情节,可知“西线无战事”的深层意蕴。军方战报“西线无战事”,足见战争发动者对生命的漠视;深刻揭示出厌恶战争、反对战争的主题;也激发了读者去思考,去责问当局等。
考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现已探明火星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一半,火星的质量为地球的1/9,若我国宇航员王跃的质量为60kg,假如 2020-03-31 …
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他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若他们的带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距离减小为原 2020-04-05 …
真空中的分子作用力大还是小?我们刚刚学了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固液气中的分子作用力各有不同,那真空中 2020-05-17 …
一道力的分解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两个分力大小,力的分解唯一B 已知一个力和它的 2020-05-17 …
在已知力的分解中下列情况一定只有唯一的解是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并且不在一直线上B 已知一个分力的 2020-05-17 …
1、 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合力大小是20N,方向向东.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60 2020-05-17 …
考古发现蒸汽动力早在古埃及已被用于开关庙宇大门。但真正大规模用于社会生产还是在近代英国,为了从矿井 2020-07-15 …
将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则只有唯一解B.若已知两个分力 2020-07-20 …
已知力F的大小和方向,在以下三种条件下(如图所示),通过作图求两个分力F1和F2.(1)图甲,已知两 2020-11-30 …
如图是某小学生同一位木质实心雕塑“行人”的一张合影,该雕塑的身高体型与真人相当.你估计该雕塑“行人”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