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从领导者修养的角度分析如何理解"在朝美政,在野美俗,在已美身

题目详情
从领导者修养的角度分析如何理解"在朝美政,在野美俗,在已美身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子贡曾向孔子提出"何如斯可谓之士矣"的问题.孔子回答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这句答话中,既表明了"士"的官吏身分,同时也指出了作为一名"士"的最基本条件和责任:一是要"行己有耻",即要以道德上的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国君所交给的任务.前者是对士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后者则是对士的实际办事才能方面的要求.而这两方面的统一,则是一名合格的士,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荀子写了一篇题为《儒效》的文章,其中对于儒者的形象和社会作用是这样来描写的:"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美俗"就要不断修身,提高道德品质,以身作则;"美政"则要"善调一天下",为社会制订各种礼仪规范、政法制度等,以安定社会秩序和富裕百姓生活.
  《儒效》节录:
  秦昭王问孙卿子曰:“儒无益于人之国?”孙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则势在本朝而宜;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必为顺下矣.虽穷困冻餧,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呜呼而莫之能应,然而通乎财万物、养百姓之经纪.势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之,道诚存也.仲尼将为司冠,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逾境而徙,鲁之粥牛马者不豫贾,必蚤正以待之也.居于阙党,阙党之子弟罔不分,有亲者取多,孝弟以化之也.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
  王曰:“然则其为人上何如?”孙卿曰:“其为人上也广大矣: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此君义信乎人矣,通于四海,则天下应之如?,是何也?则贵名白而天下治也.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夫其为人下也如彼,其为人上也如此,何谓其无益于人之国也?”昭王曰:“善!”
  大意
  本段是荀子针对秦昭王“儒无益于人之国”问话的回答.荀子说,儒是法先王、隆礼义的人,他们做王公则能使政治分明,信义达于四海;居穷巷,则可使民俗淳美,人人向化,所以儒者对于国家是有用的.
看了 从领导者修养的角度分析如何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