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中国人喜欢争先恐后,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支援灾区,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争抢献血;400米
题目详情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中国人喜欢争先恐后,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支援灾区,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争抢献血;400米跑道上,运动员在为得到好名次拼命奔跑;斑马线前,行人都下意识地往前拥,绿灯还没亮,人群就漫到了马路上……
中国人喜欢争先恐后,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支援灾区,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争抢献血;400米跑道上,运动员在为得到好名次拼命奔跑;斑马线前,行人都下意识地往前拥,绿灯还没亮,人群就漫到了马路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争先恐后
中国是一个争先恐后的国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门一打开,拥挤在门口的人群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喷出来,争先恐后,蜂拥而动.我说的不是公共汽车门口,而是公园门口,展销会门口,飞机的登机口,电影院的出口…大家在斑马线前面等绿灯,没有人愿意站在后面,都下意识地要往前挤,结果绿灯还没有亮,人群就漫到了马路上.印象最深的是下火车,哪怕前面就是终点站,人们也要提前一两站就结束了热火朝天的扑克游戏,纷纷起身,收拾行李到过道上去挤着,好象晚一步,火车就要飞掉.
并不是中国人不喜欢秩序,也不是这个国家物质贫乏,空间狭窄.“争先恐后”不过是世界的一种此起彼伏的暂时状态,一个形容词.但在六十年代的词汇中,“先”与“后”却是一种价值判断,“先”,与先进、进步之类有关,“后”却是落后、倒退,“落后就要挨打”.无数运动之后,在这个国家无人不患“恐后”症.由于普遍地“恐后”,争先成为风气,“先”是如此事关生存,到了必须“争”的地步.精神上的“恐后”,最终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就争先恐后了.
“争先恐后”不再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暂时状态,而是常态,所以,没有任何必要“恐后”的地方,人们也本能地要争先.
争先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连小学生考试,95分以下都是后了,所有人都争先,意味着人们对生活的常态和基础的漠视.生活的质量并不表现在世界的先进部分,而在于世界的普遍状况.把“先”作为衡量事物的唯一价值标准,所有人都要争先恐后,只好革命.
争分夺秒、力争上游,作为一种可能性,当然是应该鼓励的,但它不是标准.如果也用河流比方,没有下游和中游,上游不是死水一潭么?没有恒定的时间和缓慢的时针的对比,争分夺秒不正是慢么.上游、中游、下游,河流的不同形态,也是世界的不同状况,它们并不存在价值上的优劣.
马拉松赛跑永远只有一个人先进,世界注定是普遍落后的,是落后者的乐园.
先进的意思在此时代,只意味着价值是否能够立即兑现.不能立即兑现就是落后.我常听人说,不甘落后,眼科医生加入了股票大军,种白菜的姑娘去医院当了护士.
在古代社会,各文明之间并不争先恐后,因为文明不存在价值上的先进与落后.但在20世纪,“落后就要挨打”,竟然成为风行全球的真理之一,并且已然是,只要落后,就可以打.落后的标准由什么来界定呢?武器的先进.那些文化并不崇尚武力的文明必然总是落后,落后的印度文明,落后的埃及文明,落后的印第安文明,落后的中华文明.这个世界已经昏头了.李白杜甫们的文明怎么会劣于松尾巴焦们的文明呢?日本人假装不知道这一点,居然在中国文明面前以“先进”民族自居,靠的就是武器.此种逻辑已经成了中国人刻骨铭心的经验之一,人们似乎已经忘记此逻辑乃是强盗们创造的.
以“争先恐后”的价值观来看历史,不仅会得出缓慢的中国时间劣于格林尼治时间的结论,甚至,把“落后”用于汉语.“争先恐后”,是由于人们丧失了对世界的永恒之基础的安全感.丧失了存在感. “争先恐后”,乃是逃亡之象.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最落后的难道不就是我们相依为命的大地本身么?一成不变的,缓慢的,没有时间的,大地的这些特性是否已经成为这个“先进”世纪“维新”的障碍?
中国是一个争先恐后的国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门一打开,拥挤在门口的人群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喷出来,争先恐后,蜂拥而动.我说的不是公共汽车门口,而是公园门口,展销会门口,飞机的登机口,电影院的出口…大家在斑马线前面等绿灯,没有人愿意站在后面,都下意识地要往前挤,结果绿灯还没有亮,人群就漫到了马路上.印象最深的是下火车,哪怕前面就是终点站,人们也要提前一两站就结束了热火朝天的扑克游戏,纷纷起身,收拾行李到过道上去挤着,好象晚一步,火车就要飞掉.
并不是中国人不喜欢秩序,也不是这个国家物质贫乏,空间狭窄.“争先恐后”不过是世界的一种此起彼伏的暂时状态,一个形容词.但在六十年代的词汇中,“先”与“后”却是一种价值判断,“先”,与先进、进步之类有关,“后”却是落后、倒退,“落后就要挨打”.无数运动之后,在这个国家无人不患“恐后”症.由于普遍地“恐后”,争先成为风气,“先”是如此事关生存,到了必须“争”的地步.精神上的“恐后”,最终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就争先恐后了.
“争先恐后”不再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暂时状态,而是常态,所以,没有任何必要“恐后”的地方,人们也本能地要争先.
争先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连小学生考试,95分以下都是后了,所有人都争先,意味着人们对生活的常态和基础的漠视.生活的质量并不表现在世界的先进部分,而在于世界的普遍状况.把“先”作为衡量事物的唯一价值标准,所有人都要争先恐后,只好革命.
争分夺秒、力争上游,作为一种可能性,当然是应该鼓励的,但它不是标准.如果也用河流比方,没有下游和中游,上游不是死水一潭么?没有恒定的时间和缓慢的时针的对比,争分夺秒不正是慢么.上游、中游、下游,河流的不同形态,也是世界的不同状况,它们并不存在价值上的优劣.
马拉松赛跑永远只有一个人先进,世界注定是普遍落后的,是落后者的乐园.
先进的意思在此时代,只意味着价值是否能够立即兑现.不能立即兑现就是落后.我常听人说,不甘落后,眼科医生加入了股票大军,种白菜的姑娘去医院当了护士.
在古代社会,各文明之间并不争先恐后,因为文明不存在价值上的先进与落后.但在20世纪,“落后就要挨打”,竟然成为风行全球的真理之一,并且已然是,只要落后,就可以打.落后的标准由什么来界定呢?武器的先进.那些文化并不崇尚武力的文明必然总是落后,落后的印度文明,落后的埃及文明,落后的印第安文明,落后的中华文明.这个世界已经昏头了.李白杜甫们的文明怎么会劣于松尾巴焦们的文明呢?日本人假装不知道这一点,居然在中国文明面前以“先进”民族自居,靠的就是武器.此种逻辑已经成了中国人刻骨铭心的经验之一,人们似乎已经忘记此逻辑乃是强盗们创造的.
以“争先恐后”的价值观来看历史,不仅会得出缓慢的中国时间劣于格林尼治时间的结论,甚至,把“落后”用于汉语.“争先恐后”,是由于人们丧失了对世界的永恒之基础的安全感.丧失了存在感. “争先恐后”,乃是逃亡之象.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最落后的难道不就是我们相依为命的大地本身么?一成不变的,缓慢的,没有时间的,大地的这些特性是否已经成为这个“先进”世纪“维新”的障碍?
看了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珠江三角洲曾遭遇“咸潮”,水源中含氯量高达7100mg/L,远远超过正常值250mg/L.下列有关 2020-05-04 …
珠江三角洲曾遭遇“咸潮”,水源中含氯量高达7100mg/L,远远超过正常值250mg/L.下列有关 2020-05-04 …
常用的温度单位叫,单位符号是.它是由瑞典物理学家首先规定的,它以通常情况下的温度规定为0度,以标准 2020-05-13 …
常用温度计的测量准确度(分度值)是1℃,而体温计的准确度可达0.1℃,体温计精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2020-07-11 …
乌苏里江冬季时江面冰层厚度可达0.5m,能承受的最大压强约为2.5×105Pa若一辆质量60t的坦 2020-07-20 …
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C919大型干线客机正式下线.该机最大载客量190人,标准 2020-07-24 …
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做平抛运动这里说的某一速度可以是0吗?啦有没有什么情况下题目说的某一速度可以是0? 2020-08-03 …
人与人的感情就像开水,从0度升到100度,又可以从100度降到0度.0度升到100度和100度变0度 2020-11-03 …
体温计最小刻度可达0.1度,这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有关 2020-11-24 …
泡沫金属和泡沫塑料类似,就是利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使金属内部出现许多细微的孔洞,这就是泡沫金属.泡沫金属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