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与探究活动,请你参与.Ⅰ、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如图1所示)(1)写出标号a仪器的名称:.(2)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
题目详情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与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Ⅰ、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如图1所示)
(1)写出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装置C可以收集氧气,这是因为氧气具有___性质.
(3)用装置B与D组合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①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
②装置D中若盛放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则没有明显现象产生.
Ⅱ、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多角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能发生化学反应.
(4)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将收集满二氧化碳的两支试管(相同规格)分别倒立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轻轻晃动试管,产生了如图2所示现象.
①小明根据___,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甲实验的目的是___.
(5)小菁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为13.5.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会儿,测得溶液的pH为11.2,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再测得溶液的pH为9.2,溶液的pH降低的原因是___,该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6)请你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

Ⅰ、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如图1所示)
(1)写出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装置C可以收集氧气,这是因为氧气具有___性质.
(3)用装置B与D组合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①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
②装置D中若盛放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则没有明显现象产生.
Ⅱ、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多角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能发生化学反应.
(4)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将收集满二氧化碳的两支试管(相同规格)分别倒立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轻轻晃动试管,产生了如图2所示现象.
①小明根据___,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甲实验的目的是___.
(5)小菁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为13.5.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会儿,测得溶液的pH为11.2,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再测得溶液的pH为9.2,溶液的pH降低的原因是___,该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6)请你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 | ___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长颈漏斗;
(2)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C装置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3)①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如果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装置D中若盛放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则没有明显现象产生;
(4)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小明根据乙试管内的液体比甲试管内的液体高得多,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②甲实验中液面的高度对比乙实验中液面的高度得出结论,所以甲实验的目的是对比实验;
(5)溶液的碱性强弱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有关,所以小菁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为13.5.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会儿,测得溶液的pH为11.2,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再测得溶液的pH为9.2,溶液的pH降低的原因是:溶液中氢氧化钠减少,溶液碱性减弱,该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6)二氧化碳和碱反应会生成碳酸盐,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
(2)2KClO3
2KCl+3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3)①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如果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4)①乙试管内的液体比甲试管内的液体高得多,2NaOH+CO2=Na2CO3+H2O;
②对比实验;
(5)溶液中氢氧化钠减少,溶液碱性减弱;
(6)
(2)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 ||
△ |
(3)①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如果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装置D中若盛放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则没有明显现象产生;
(4)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小明根据乙试管内的液体比甲试管内的液体高得多,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②甲实验中液面的高度对比乙实验中液面的高度得出结论,所以甲实验的目的是对比实验;
(5)溶液的碱性强弱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有关,所以小菁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为13.5.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会儿,测得溶液的pH为11.2,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再测得溶液的pH为9.2,溶液的pH降低的原因是:溶液中氢氧化钠减少,溶液碱性减弱,该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6)二氧化碳和碱反应会生成碳酸盐,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 有大量气泡冒出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
(2)2KClO3
| ||
△ |
(3)①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如果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4)①乙试管内的液体比甲试管内的液体高得多,2NaOH+CO2=Na2CO3+H2O;
②对比实验;
(5)溶液中氢氧化钠减少,溶液碱性减弱;
(6)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 有大量气泡冒出 |
看了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在高温时将一氧化碳通过盛有10g氧化铁粉末的容器,冷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7.6g.求参加反应氧化 2020-04-27 …
已知有反应2一氧化氮+氧气=2二氧化氮.现在体积为V升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摩尔一氧化氮和b摩尔氧气, 2020-05-14 …
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的一氧化氮和n体积的氧气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充满水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 2020-05-14 …
(2014•崇明县三模)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A 2020-05-17 …
在体积为V升的密闭容器内通入amol一氧化氮和bmol氧气,发生反应:2NO+O2=2NO2,反应 2020-06-12 …
取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在ag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容器内有bg氧 2020-07-24 …
如图为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1)写出图中实验仪器的名称:C;(2)用该装置测定气体的摩尔体积时, 2020-12-19 …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a个氧分子和b个一氧化碳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让它们充分反应,结果发现氧分子和一氧化碳 2021-01-13 …
将amol过氧化钠跟b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进行充分反应,并保持250度(该温度时 2021-02-09 …
在密闭容器中盛有氢气氧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点火花点燃,三种气体正好完全反应则容器原有氢气氧气氯气的 2021-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