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过氧化钠可做航天飞船的供氧剂,对其纯度要求很高,某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过氧化钠的纯度(杂质为碳酸钠),设计了如下方案:方案一:取m1g样品,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题目详情
过氧化钠可做航天飞船的供氧剂,对其纯度要求很高,某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过氧化钠的纯度(杂质为碳酸钠),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取m1g样品,加入 足量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CaCO3沉淀质量为m2g;
方案二:取m1g样品,用如下装置测得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m3g;
方案三:取m1g样品,加水充分溶解并微热至不再产生气体,用c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所得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mL.
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一中,经正确操作后,测得的过氧化钠的纯度比实际的偏低,其原因是___;
(2)方案二中气囊要使用两次,第二次使用的目的是___,C干燥管的作用是___,若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则测定结果偏___(填“高”、“低”或“不影响”)
(3)方案三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测得过氧化钠的纯度为___.(用含m1、c、V的式子表示)
(4)某小组同学向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针对导致溶液褪色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一:因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过大而使溶液褪色
假设二:因生成了过氧化氢而使溶液褪色
…
实验验证:向等体积浓度分别为5mol•L-1,2mol•L-1,1mol•L-1,0.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红后褪色的时间如下: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___.
方案一:取m1g样品,加入 足量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CaCO3沉淀质量为m2g;
方案二:取m1g样品,用如下装置测得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m3g;
方案三:取m1g样品,加水充分溶解并微热至不再产生气体,用c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所得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mL.
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一中,经正确操作后,测得的过氧化钠的纯度比实际的偏低,其原因是___;
(2)方案二中气囊要使用两次,第二次使用的目的是___,C干燥管的作用是___,若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则测定结果偏___(填“高”、“低”或“不影响”)
(3)方案三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测得过氧化钠的纯度为___.(用含m1、c、V的式子表示)
(4)某小组同学向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针对导致溶液褪色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一:因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过大而使溶液褪色
假设二:因生成了过氧化氢而使溶液褪色
…
实验验证:向等体积浓度分别为5mol•L-1,2mol•L-1,1mol•L-1,0.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红后褪色的时间如下:
氢氧化钠浓度(mol•L-1) | 5 | 2 | 1 | 0.01 |
变红后褪色的时间(s) | 8 | 94 | 450 | 长时间不褪色 |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反应中会生成微弱的氢氧化钙,导致测定碳酸钙测定质量偏大,计算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偏大,故测得的过氧化钠的纯度比实际的偏低,
故答案为:生成微溶的Ca(OH)2,致使m2数值偏大;
(2)圆底烧瓶中生成二氧化碳,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干燥管b中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根据干燥管b质量增大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可得过氧化钠的纯度,干燥管c吸收空气中水蒸气与二氧化碳,防止加入b中,开始利用气囊鼓入空气排尽装置中空气,用a装置吸收鼓入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水蒸气,结束后再排出装置中二氧化碳进入b中被完全吸收;
若利用与水代替稀硫酸,挥发出的HCl会被b中碱石灰吸收,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偏大,故沉淀过氧化钠的纯度偏低,
故答案为:排出装置中生成的CO2完全被碱石灰吸收;防止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进入b中;低;
(3)滴定终点落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之内,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黄,
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0.001V L×c mol/L=0.001Vc mol,则生成NaCl为0.001Vc mol,
设过氧化钠、碳酸钠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
由钠离子守恒:2x+2y=0.001Vc
根据二者总质量:78x+106y=m1
解得x=
,
则过氧化钠的含量为
×100%=
×100%,
故答案为: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黄;
×100%;
(4)由表中数据可知,酚酞在浓的NaOH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且碱浓度越大、褪色越快;
若由于生成过氧化氢使溶液红色褪去,可以加入二氧化锰使之分解,再加入酚酞溶液,与直接加入酚酞溶液进行对比验证,验证假设二的实验方案为:取两份等量的反应液于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并微热,滴几滴酚酞,溶液变红且不褪色,另一支试管中直接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后又褪色,说明假设二成立,
故答案为:酚酞在浓的NaOH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且碱浓度越大、褪色越快;
取两份等量的反应液于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并微热,滴几滴酚酞,溶液变红且不褪色,另一支试管中直接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后又褪色,说明假设二成立.
故答案为:生成微溶的Ca(OH)2,致使m2数值偏大;
(2)圆底烧瓶中生成二氧化碳,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干燥管b中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根据干燥管b质量增大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可得过氧化钠的纯度,干燥管c吸收空气中水蒸气与二氧化碳,防止加入b中,开始利用气囊鼓入空气排尽装置中空气,用a装置吸收鼓入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水蒸气,结束后再排出装置中二氧化碳进入b中被完全吸收;
若利用与水代替稀硫酸,挥发出的HCl会被b中碱石灰吸收,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偏大,故沉淀过氧化钠的纯度偏低,
故答案为:排出装置中生成的CO2完全被碱石灰吸收;防止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进入b中;低;
(3)滴定终点落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之内,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黄,
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0.001V L×c mol/L=0.001Vc mol,则生成NaCl为0.001Vc mol,
设过氧化钠、碳酸钠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
由钠离子守恒:2x+2y=0.001Vc
根据二者总质量:78x+106y=m1
解得x=
0.053Vc-m1 |
28 |
则过氧化钠的含量为
| ||
m1 |
39(0.053Vc-m1) |
14m1 |
故答案为: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黄;
39(0.053Vc-m1) |
14m1 |
(4)由表中数据可知,酚酞在浓的NaOH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且碱浓度越大、褪色越快;
若由于生成过氧化氢使溶液红色褪去,可以加入二氧化锰使之分解,再加入酚酞溶液,与直接加入酚酞溶液进行对比验证,验证假设二的实验方案为:取两份等量的反应液于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并微热,滴几滴酚酞,溶液变红且不褪色,另一支试管中直接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后又褪色,说明假设二成立,
故答案为:酚酞在浓的NaOH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且碱浓度越大、褪色越快;
取两份等量的反应液于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并微热,滴几滴酚酞,溶液变红且不褪色,另一支试管中直接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后又褪色,说明假设二成立.
看了 过氧化钠可做航天飞船的供氧剂...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4.8Kg氧在标准情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若在实验中用高锰 2020-04-09 …
已知25℃时,0.2mol/L某酸HA与0.1moL/L氛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pH>7;0. 2020-05-14 …
已知氧气密度为1.28g/l,在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生成氧气平均速率为0.01mol/(l. 2020-05-17 …
方某向孙某借款l万元,孙某要求其提供担保,方某说:“我有 2020-05-19 …
污水处理,芬顿法,求高手!处理流量10t/h,加入10%的硫酸亚铁,5~10mg/L,然后要求加入 2020-05-21 …
300m l 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克溶质,现欲配置1m o l/LNaOH溶液,应取原溶 2020-06-27 …
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钙溶液(密度为1、1g/l),需要氢氧化钙和水的质量各多少? 2020-07-23 …
硫与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硫化某?氧与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氧化某?氯与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氯化某 2020-11-05 …
实验室现需1.12L纯净的氧气(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某同学用质量比为3:1的 2020-11-10 …
关于氧氯化锆的问题电解氧氯化锆溶液,只产生氯气和氢气,而不产生氧气,需要多大的电压?请专业人士回答浓 20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