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他认为两者即是一体,不分彼此用哲学原理解释,不少于100字
题目详情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他认为两者即是一体,不分彼此
用哲学原理解释,不少于100字
用哲学原理解释,不少于100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知行合一是阳明学说中比较知名的部分哦,根据其先后次序的话,先于总结性的“致良知”学说,但更为知名和普及,对后世影响巨大,不应该不知晓的.
这样说吧,通俗地说,你对某事物或道理是否知道得深切是可以从行为中看出的;而行为的正确精准与否也反过来影响到对事物的理解.两者是一体的,这也是与朱熹的理学最大的不同之处: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就这样听上去好像很合理,对“知”、“行”没有偏重,但其实“知为先”就已经意味着以“知”引领、决定“行”,所以当时的读书人都只会说不会做,这也是阳明当时极力批评的现象.
这样说吧,通俗地说,你对某事物或道理是否知道得深切是可以从行为中看出的;而行为的正确精准与否也反过来影响到对事物的理解.两者是一体的,这也是与朱熹的理学最大的不同之处: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就这样听上去好像很合理,对“知”、“行”没有偏重,但其实“知为先”就已经意味着以“知”引领、决定“行”,所以当时的读书人都只会说不会做,这也是阳明当时极力批评的现象.
看了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知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kuai! 2020-06-04 …
歌德说:“知之尚需用之,思之尤应为之。”其中的“知之尚需用之”强调()A.用是知的源泉B.知用为动 2020-06-09 …
王阳明曾说:“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2020-07-01 …
王阳明曾说:“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2020-07-01 …
庄子有云:“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我想问最后那句“而 2020-07-08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和“知不知为之不知而以为知为之病”分别是什么意思,意思相同吗?它们的 2020-07-12 …
“知行关系”是传统和现代哲学、教育学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王夫之:知行相资以为用。孙中山:以行而求知, 2020-11-27 …
高二政治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用哲学原理分析这一观点.用关于高二的哲学方面知识...高 2020-11-28 …
根据大气热力作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面的主要热源是(填字母),名称是.(2)近地 2020-12-18 …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句话出自庄子的什么?大意是什么百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