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一组文本,完成小题。(12分)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
阅读下面的一组文本,完成小题。(12分)
【材料一】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
2014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读书时间 | 读报时间 | 看电视时间 |
15.38分 | 18.91分 | 98.85分 |
2014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
调查项目 | 中国 | 美国 |
公共图书馆数量 | 3076个 | 8951个 |
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 | 个/ 44万人 | 个/1.3万人 |
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 | 0.58本 | 50本 |
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 | 7% | 62% |
人均年阅读量 | 4.39本 | 7本 |
图书畅销类型 | 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 | 小说、科技等 |
【材料三】
一份调查报告:受访者是30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15人成为大学教授,15人仍在工人阶层。在挑选这30人的时候,研究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15位教授中,有12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15位工人中,只有4人有这种经历。15位教授中,有14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15位工人中,只有4人家中有书。15位教授中,13人的母亲与12人的父亲经常阅读书报杂志;15位工人中,只有6人的母亲与4人的父亲经常阅读。15位教授小时候都受到大人在阅读上的鼓励,15位工人中只有3人受到鼓励。
其中,教授组二号受访者,他是一名社会学学者,7岁时母亲去世,被送进孤儿院,一直到17岁自立成人。他在进入孤儿院时备受煎熬,他“不知道孤儿会发生什么事”。8岁时,这位受访者在孤儿院图书馆发现了霍雷肖?阿尔杰①的系列故事书。这个发现对他影响深远,因为他突然间了解到,尽管在孤儿院,他仍然可以掌握命运,创造人生。霍雷肖?阿尔杰的书让他看到“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男孩典范”,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注释:①霍雷肖?阿尔杰(1832——1899),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共创作了100多部作品。他专门撰写贫困男孩发奋图强最终成功的故事,代表作《衣衫褴褛的迪克》。
——节选自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
【材料四】
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节选自许知远《电子时代的阅读》
1.根据材料一,周国平将阅读定义为: 。(2分)
2.你从“调查报告”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
3.阅读上述材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是为了消遣,在时光的消磨里获得精神的启迪和享受。
B. 中美两国在图书馆数量、人均阅读量上的差异,可能是两国创新型人才不等的原因。
C. 从我国图书畅销书类型看,我国国民阅读的取向过于功利,缺少精神追求与享受。
D. 习惯电视画面可能会不习惯阅读纸质文本,建议控制看电视时间,更多地阅读书籍。
4.试分析哪些原因可能导致了我国国民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3分)
5.读完上述文字,关于阅读,请你给下列对象一些建议。(3分)
如果对父母,你会建议: 。
如果对老师,你会建议: 。
如果对政府,你会建议: 。
分 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的定义的概括能力。在材料一的第三段中,周国平讲述了“阅读”的含义,用原文句子解释即是“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我们简化该句,并能概括“阅读”的定义。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认真阅读材料原文,从中总结出“阅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作用。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大意的辨析能力。其中的A项表述不正确。原因是阅读无用的书籍,并不能得到精神的启迪和享受,我们阅读应该有所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文意的理解能力。之所以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主观、客观原因。可能是因为对阅读不够重视,阅读的内容没有实际价值,也有可能是因为公共图书馆设备不够完善,从而影响阅读质量。5.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建议的能力。从材料中得到阅读的有关信息,明确阅读的作用,当前阅读的状况,可以从各个角度展开,拟写建议。
考点:
概括定义 ,材料分析,辨析材料大意,文意分析,拟写建议
点评:
答好此类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的重点,学会概括材料中心意思,从材料中归纳共同点和差异点,用简洁的语言作答。此类语言概括题主要是从一则或数则篇幅简短的文字材料中提取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把它们精要地表达出来的题型。提高概括信息的能力。从原文中找到答案所在段落,概括总结。建议要有针对性,有可行性。提携建议能表达自己观点,要认真负责,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内容要具体、实在,不要说空话。语言要精炼。切忌拖泥带水,废话连篇,东拉西拉,不得要领。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浪线的文字断句。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 2020-06-09 …
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该诗反映了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 2020-06-17 …
芒果如何保鲜及促熟?从树上摘下来还没人完全成熟,如何提前成熟而不腐烂.请高手指点迷津,谢谢! 2020-06-20 …
材料魏晋时期,户籍成为人们身份等级的凭证。唐前期,均田制下户籍制度极为严密,其意义在于加强对“人” 2020-07-04 …
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②美籍华人③华侨④加入 2020-07-04 …
脑筋急转弯:一个人完不成,一群人也完石成的事情,只有两个人可以完成,是什么? 2020-11-27 …
东方书城2016年第三季度图书销售情况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七月八月九月少儿书 2020-12-17 …
宋代以后,由于作为文化载体的书籍在民间普及开来,各种文化知识也就逐渐普及,即使在偏僻的乡村也有了越来 2021-01-02 …
下面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②美籍华人③新疆哈萨 2021-01-17 …
男人完全成熟比女人晚11年 2021-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