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材料一:下图取自吴师道《昭君出塞图》。昭君出塞材料二:吴师道《昭君出塞图》中题曰:“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烽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王峻《题明妃
题目详情
材料一:下图取自吴师道《昭君出塞图》。 ![]() 昭君出塞 材料二:吴师道《昭君出塞图》中题曰:“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烽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王峻《题明妃出塞图》云:“塞上香风暗度时,琵琶声急马蹄迟,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百万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西汉初对匈奴采取什么政策? (2)实行这一政策的历史原因和两汉时的现实原因是什么? (3)汉初实行这一政策有何积极意义? (4)请你对上面两首诗的观点作一简要评述。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汉初采取和亲政策。 (2)历史原因:战国时期,匈奴势力扩大,经常南下掠夺;秦王朝北伐,修长城,暂时缓和了汉匈矛盾。现实原因:汉初国力困乏,对匈奴战争处于劣势。 (3)积极意义:①和亲政策在当时是进步的,加强了汉匈两族的友谊和交流。②王昭君从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出发,不惜牺牲个人幸福,换取北部边疆的和平安宁。③出塞和亲,使边塞烽烟熄灭,解除了广大人民的征战之苦。 (4)评述:两诗都颂扬了王昭君在加强汉匈两族友谊、团结方面所做的巨大贡献,这一点应当充分肯定。但两诗的作者把汉族和匈奴友好的决定因素,看成是“昭君出塞”则是不正确的。汉匈两族由战争转向友好相处的根本原因是两族人民皆饱受战争之苦,渴望和平安定,和平相处符合两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
第(1)问从图中可知是“和亲”;第(2)问从战国、秦和西汉初期总结答案;第(3)要问注意是“积极意义”;第(4)问从积极和局限两方面作答。 |
看了 材料一:下图取自吴师道《昭君...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给你们出一道题鸡兔同笼49(只),100条腿往前走,请问有几只鸡,几只兔 2020-03-31 …
修改下列病句病句.六处教师指着满校园的梧桐,说道:"这些树有的是几年前栽的,有的是十几年前栽的,还 2020-06-13 …
能不能以做梦提高作业效率我是高中生,几年前经历过一种非常奇异的现象,几个月前才知道那叫自觉梦(一种 2020-07-05 …
今天的前五天是星期六的前三天,那后天是星期几!我知道答案是星期三,更知道'今天'是星期1.就想知道 2020-08-03 …
2500年前,道家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一个公司的应聘题目.如果我们要求应聘 2020-11-13 …
5.1长假小明跟爸爸一起驾车到大梅沙游玩,途经梧桐山隧道时,小明对长长的隧道的长度呢?当他返程时,在 2020-12-05 …
河水在河道中的位置为什么会改变?几年前河水靠近河道的北岸,可现在又靠近河岸的南侧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2020-12-08 …
据重庆晚报报道:市民王小姐告诉记者,自己比较胖,为了减肥,她几乎尝试了各种方法.王小姐说,几天前,她 2020-12-29 …
谁帮我出几道英语题出10道关于动词变过去时的题出10道关于名词变复数时的题谁说了感激不尽名词前用ma 2021-02-05 …
谁帮我出几道英语题出10道关于动词变过去时的题出10道关于名词变复数时的题谁说了感激不尽名词前用ma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