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灵佑禅师“踢瓶得沩山”的典故是什么意思啊?百丈怀海禅师欲令灵佑去沩山,可是首座弟子华林觉禅师不服气,于是百丈禅师便要求两人比试,指着净瓶问道:“不得唤作净瓶,汝唤作什么?”华
题目详情
灵佑禅师“踢瓶得沩山”的典故是什么意思啊?
百丈怀海禅师欲令灵佑去沩山,可是首座弟子华林觉禅师不服气,于是百丈禅师便要求两人比试,指着净瓶问道:“不得唤作净瓶,汝唤作什么?”华林觉禅师道:“不可唤作(木突)也.”百丈禅师于是问灵佑禅师,灵佑禅师一脚将净瓶踢到,径直走了出去.百丈禅师笑道:“第一座输却山子也.”
百丈怀海禅师欲令灵佑去沩山,可是首座弟子华林觉禅师不服气,于是百丈禅师便要求两人比试,指着净瓶问道:“不得唤作净瓶,汝唤作什么?”华林觉禅师道:“不可唤作(木突)也.”百丈禅师于是问灵佑禅师,灵佑禅师一脚将净瓶踢到,径直走了出去.百丈禅师笑道:“第一座输却山子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我大概翻译一下吧,
百丈出了这个题目,要考察华林觉禅师和灵佑禅师佛法上的修为,以决定谁去沩山传法.于是问这两个徒弟净瓶还可以叫做什么,华林觉禅师说反正不能叫做(木突).而灵佑禅师根本不管这一套,直接踢了瓶子就走,百丈于是认为华林觉禅师的佛法不如灵佑禅师精深.
这里面,(木突)是指劈柴,也就是凡物的意思,念"图"音.
就是一下吧,这种公案见仁见智,我试着说几层意思.
第一,华林觉禅师见物还是物,所以把净瓶这种高贵之物和劈柴这种凡物有所分别,起了分别心;而灵佑禅师不为外物所动,故而赢了比试
第二,华林觉回答了百丈的问题,那么他就起了竞争之心,想要去争那个沩山的主持职位;而灵佑把这个问题视如不见,达到了心境不染点尘的状态,自然比华林觉高超
第三,百丈把净瓶比作沩山的主持职位,华林觉没有领悟到这个比喻,而灵佑一脚踢倒,比喻自己可以征服占有沩山这个职位,所以得到了百丈的认可.
这几个解释那个都通,存乎一心吧,这也是禅宗公案的魅力
百丈出了这个题目,要考察华林觉禅师和灵佑禅师佛法上的修为,以决定谁去沩山传法.于是问这两个徒弟净瓶还可以叫做什么,华林觉禅师说反正不能叫做(木突).而灵佑禅师根本不管这一套,直接踢了瓶子就走,百丈于是认为华林觉禅师的佛法不如灵佑禅师精深.
这里面,(木突)是指劈柴,也就是凡物的意思,念"图"音.
就是一下吧,这种公案见仁见智,我试着说几层意思.
第一,华林觉禅师见物还是物,所以把净瓶这种高贵之物和劈柴这种凡物有所分别,起了分别心;而灵佑禅师不为外物所动,故而赢了比试
第二,华林觉回答了百丈的问题,那么他就起了竞争之心,想要去争那个沩山的主持职位;而灵佑把这个问题视如不见,达到了心境不染点尘的状态,自然比华林觉高超
第三,百丈把净瓶比作沩山的主持职位,华林觉没有领悟到这个比喻,而灵佑一脚踢倒,比喻自己可以征服占有沩山这个职位,所以得到了百丈的认可.
这几个解释那个都通,存乎一心吧,这也是禅宗公案的魅力
看了 灵佑禅师“踢瓶得沩山”的典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会面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20-05-14 …
高尔基说,书是面包,是抚慰心灵的粮.食刘向说,书是良药,可以医治落后与愚昧,我要说(,.)如果你是 2020-05-17 …
古文中汝是的意思是你还是尔的意思是你?我觉得汝和尔都是你的意思..而尊称你一搬是用汝.平常的就是尔 2020-06-09 …
投光灯的一个参数cd/klm是什么意思,是坎德拉每千流明的意思吗?cd是lm/sr那么它就是1/1 2020-06-11 …
19.人人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便是那窗户的风景。目光,有时是思想的沉积,有时是心灵的交汇,有时 2020-11-01 …
英语翻译心灵——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 2020-11-01 …
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法道两家思想,形成“外儒内法、辅之以道”。可是同时期的 2020-11-13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图1是表示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他是眼,矫正的方法是戴透镜片做的眼镜,图2是 2020-11-27 …
论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实际谈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作用.. 2020-11-28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以下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