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的古诗词,完成下面题目。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A送别之情B思归之心C喜悦

题目详情
阅读下的古诗词,完成下面题目。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___
A送别之情  B思归之心  C喜悦之意  D愤怒之思
(2)“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___
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在回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读懂诗歌.要善于抓住诗歌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或是抓住诗歌重点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秋风引》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作者借秋景抒发自己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特别是“孤客最先闻”最能体会作者的这种思乡之情.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诗歌意境的鉴赏,注意理解《秋风引》内容,体会感情.
分析:“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作者李白把目光从“床前”移到“月光”再抬头“望明月”,再到“低头思故乡”,步步换景.
故选:A.
答案:
(1)B
(2)A
译文:
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看了 阅读下的古诗词,完成下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A.春分日至秋分日B.秋分日至春分日C.夏至日至冬至日D.冬  2020-05-04 …

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A、春分日至秋分日B、秋分日至春分日C、夏至日至冬至日D、冬至  2020-05-0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人少,云峰水  2020-06-09 …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2020-06-09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人来少,云峰  2020-06-09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  2020-06-09 …

秋词刘禹锡古诗带拼音  2020-06-09 …

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A.春分日至秋分日B.秋分日至春分日C.夏至日至冬至日D.冬  2020-06-27 …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2020-07-28 …

关于陆游的艺术,也有一点应该补充过去的批评。非常推重他的刘克庄说他记闻博,善于运用古典,组织成为工致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