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是什么意思?

题目详情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是什么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尝独立,是指孔子,我父亲一个人站在院子里.鲤趋而过庭,趋是指小步快走,表示恭敬.古人,要从长者身边走过,不能大摇大摆地走...陈亢①问于伯鱼②:“子有异闻③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④而过庭.曰:”学《诗》⑤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⑥.’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⑦.’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⑧其子也.”
——《论语》
[注释]
①陈亢:字子禽,孔子的学生.
②伯鱼:即孔鲤,孔子的儿子.
③异闻:听到不同的话.陈亢觉得孔鲤会从孔子那里得到不同于一般弟子的教诲.
④趋:跑,疾走.因孔鲤敬畏父亲而快步过庭.
⑤《诗》:即《诗经》.
⑥无以言:无法来讲话,即不善于说话.
⑦立:立身做事,即立足于社会.
⑧远:此指陈亢认为孔子应该对自己的儿子更亲近一些,而孔子却一视同仁,与其他学生同样远近,所以陈亢觉得“远”了.
[译文]
陈亢问伯鱼:“你(在你父亲那里)听到过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有一次我父亲曾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跑过时,父亲说:”学《诗经》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不学《诗经》就不会讲话啊!’我便退下来学《诗经》.另一天,父亲又独立院中,我又快步跑过时,父亲问:”学《礼记》了吗?‘我回答:“没有.’‘不学《礼记》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啊!’我便退下来学《礼记》.只听到过这两次教诲.”陈亢下来高兴地说:“我问一个问题,却得到三个收获,听到了学《诗经》的道理和学《礼记》的道理,还听到了君子对待自己的儿子与别人的孩子相同的事情.”
赏析:
陈亢怀疑老师给自己的儿子“开小灶”.孔鲤就讲了两次与父亲单独在一起的事情,说父亲叫他学《诗经》《礼记》.孔子认为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因为《诗经》中的知识包罗万象,当时人们在交往中常常引用;不学《礼记》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因为春秋时期是一个重礼的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懂礼,就会被人鄙视、厌弃,什么事也做不成.陈亢听了孔鲤的回答觉得老师没有一点偏心,对儿子与对学生的教导一样.
全文由对话组成,条理清晰,开头与结尾是陈亢的“问”与“得”;中间部分是孔鲤的答话,孔子并未出场,但从孔鲤的叙述中侧面刻画了这位教育家的无私形象.
看了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是什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