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什么是“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题目详情
什么是“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出自《素问·营卫生会篇》,“衄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出自《伤寒论》.
《灵枢·决气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汗与血存在的形式不同,其化生过程亦不相同,但都化源于津液,津液在体内有滋养濡润的作用,同时又是血液的组成成分,属阴精之范畴.若由皮肤排出则谓汗.所以称“血汗同源”.关于血与津液的关系《灵枢.决气篇》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即中焦水谷化生的津液(汁),从中焦进入肺脉与经脉中运行的血液融合,又通过心脉的化赤作用变成红色为血液.《痈疽篇》也说:“肠胃受谷……,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即中焦化生的水谷精微通过三焦的蒸化,与输布于肌肉腠理之中的津液,由孙络渗入子脉中,与经脉中运行的血液化合,又在心脏的化赤作用下变成红色的血液,从经文所述,血与津液皆为中焦水谷所化生,津液和调变而为血,而血中之“液”若渗出脉外则为津液,津液渗出皮毛则为汗.所以说三者密不可分,为同源所化,古人讲“血汗同源”,只是一个存在于体内,一个排泄于体外而已.临床上若血有所伤,必耗伤津液,此时若再用汗法治之,则必更伤其血与津液,重伤其阴;同样若汗出过多已伤其津液,则不可动用放血之法,若用之则会更伤其津液,亦会使阴大伤.所以在临床上,若遇新产妇外感风寒之患者,不可轻易用汗法,若汗出不当伤其津液,必会招致伤阴动风.又如临床若见高热大汗患者,亦不可轻易用放血法以泻其热,若泻之不当伤其津血,亦可招致伤阴动风.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原则与其造成危害的临床表现,在《伤寒论》中阐述的尤为具体,如《太阳篇》说:“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经常鼻衄或其它严重失血,已伤其津,若再发其汗,则津液更伤,经络失养,津液不充而见额上陷,脉紧急,牵引其目故直视而不能转.亡血失津,神无所附,则不得眠.反过来,在病变时,大汗不止耗伤津液也必伤其血,汗出过多津伤,血化源不足,血耗则神不安而心慌,所以《伤寒论·太阳篇》又说:“汗家重发汗,必恍忽心乱”大吐、大泻过甚,则可伤其津液,故汗法皆当禁之.
古人所讲“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是从津液、血、汗三者同源密切相关而得出的结论,作为临床治疗的原则,也是对后人的告诫.
看了 什么是“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冰心的《忆读书》 1、作者为什么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2、作者为什么从十二三岁  2020-05-17 …

"欲成业者,无性无形,心无所系,惟一本心,无欲者刚,断所不能断,海纳百川,容所不能容!"含义是什么  2020-06-16 …

求几个词语的意思这写是我在《行者无疆》中为能找到解释的词语:妄猜、付诸言表、孤标独杆、郁郁翻翻、无  2020-06-23 …

蛛与禅中的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的最后一个之是什么意思?蛛与蝉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在本文的态度是什  2020-06-27 …

英语翻译囊萤书生以囊萤闻于里.里人高其义,晨诣之.(谢)他往.里人曰:"(何有囊萤读,而晨他往者)  2020-07-06 …

说荷的阅读段13、第3段说:“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从后文的内容来看,作者还写到了  2020-07-12 …

《示儿》这首诗中作者以什么的口吻表达了什么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中作者以什么的口吻表达了什么的思想感  2020-07-15 …

成语补充拾金不什么大什么灭亲大公无什么手什么足什么心急如什么心猿什么马什么就写它句子成语补充拾金不  2020-07-24 …

孝心无价阅读答案1.作者为什么说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的苦孩是“一个自私的学子”?2.文章三、四  2020-11-04 …

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比较()A.直线比射线长B.射线比线段长C.线段比直线长D.三者无法比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