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四则中论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是哪两则?2.那一则文字中存在通假字现象?(二)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四则中论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是哪两则?
2.那一则文字中存在通假字现象?
(二)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于焉.”夫子曰:“何不去也?”曰:“吾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焉,苛政猛于虎也!”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孔子“过”泰山侧( ) 2 夫子式而听“之” ( ) 3 然( )
4“昔者”吾舅死于虎( ) 5何为不“去”也 ( ) 6小子识“之”( )
二 “小子识之”的“识”应读为( )
三“式而听之”中的“而”表示( )
A顺接 B转接
四.文中的父父子指的是( )
五.妇人当时在墓前哭的是( )
六.“而曰”前省略了主语,如果补出来,应该是( )
七.文中哪句话可作为本文主题?翻译这句话.
我9月13号还得交作业 所以请今天告诉我 如果全打上了,并且打得好,就不止是10分了
1.四则中论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是哪两则?
2.那一则文字中存在通假字现象?
(二)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于焉.”夫子曰:“何不去也?”曰:“吾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焉,苛政猛于虎也!”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孔子“过”泰山侧( ) 2 夫子式而听“之” ( ) 3 然( )
4“昔者”吾舅死于虎( ) 5何为不“去”也 ( ) 6小子识“之”( )
二 “小子识之”的“识”应读为( )
三“式而听之”中的“而”表示( )
A顺接 B转接
四.文中的父父子指的是( )
五.妇人当时在墓前哭的是( )
六.“而曰”前省略了主语,如果补出来,应该是( )
七.文中哪句话可作为本文主题?翻译这句话.
我9月13号还得交作业 所以请今天告诉我 如果全打上了,并且打得好,就不止是10分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态度是勇者不惧,方法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知者不惑中的 知通智
孔子经过泰山,听到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的非常悲哀.孔子扶着车轼而听着,孔子让子路问妇人.子路对妇人说:“你哭得这样悲哀,实在好像有多少悲伤的事情.”妇人就说:“是这样.从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掉了,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害死,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虎口.”孔子问:“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说:“这里没有苛酷的统治.”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们记住,繁重的苛税比老虎还凶猛啊!”
此为原文翻译,第一题就可以解了.
第二题应该读 shi,第二声
第三题是 顺接
第四题题目没懂,文中哪有父父子,如果是夫子的话指孔子.
第五题 哭自己的亲人死了.
第六题 妇而曰
第七题 苛政猛于虎也,翻译自己看.
2,、知者不惑中的 知通智
孔子经过泰山,听到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的非常悲哀.孔子扶着车轼而听着,孔子让子路问妇人.子路对妇人说:“你哭得这样悲哀,实在好像有多少悲伤的事情.”妇人就说:“是这样.从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掉了,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害死,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虎口.”孔子问:“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说:“这里没有苛酷的统治.”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们记住,繁重的苛税比老虎还凶猛啊!”
此为原文翻译,第一题就可以解了.
第二题应该读 shi,第二声
第三题是 顺接
第四题题目没懂,文中哪有父父子,如果是夫子的话指孔子.
第五题 哭自己的亲人死了.
第六题 妇而曰
第七题 苛政猛于虎也,翻译自己看.
看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仁者不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夜不能寐欢欣直把杭州作汴州望眼欲穿愤怒一枝红杏出墙来怒发冲冠渴望但悲不见九州同手舞足蹈高兴明月何时 2020-04-09 …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复也。”( 2020-05-13 …
把下列相应的成语,心情和诗句连在一起,急!夜不能寐欢欣直把杭州作汴州望眼欲穿愤怒漫卷诗书喜欲狂怒发 2020-06-07 …
英语翻译1、给加括号的字注音、释义不(愤)不启默而(识)之不(悱)不发2、翻译句子子曰:“敏而好学 2020-06-08 …
论语的相关问题.默而识之...识:读音,解释.不愤不启...愤:读音,解释.不悱不发...悱:读音 2020-06-08 …
英语翻译解释并注音:默而识之:解释并注音"识"不愤不启:解释并注音"愤"不悱不发:解释并注音"悱" 2020-06-08 …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 2020-06-08 …
语文基础知识1.注音不愤不启默而识之不悱不发2.翻译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不 2020-06-08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 2020-06-12 …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020-0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