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望乡台范成大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注: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作者由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乡台    范成大

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

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注: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作者由静江府(今广西桂林)调任四川制置使、成都知府。成都北面有望乡台。此诗作于入川赴任之时。这里用它为题,不一定实指其地。

(1)本诗是怎样以“望”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什么感情?请简要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诗围绕一个“望”字,写了过去、当前、未来三种情景。首句概括过去几个月的艰难行程,可以是“回望”过去的艰难行程;第二句写“行人”(诗人自己)立马山头,缓辔踟蹰的场面,含蓄表现诗人当时油然而生的特殊感触,可以说是“怅望”;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申述自己立马踟蹰的缘由,可以说是“遥望”,意味深长。 (2)、蕴含了作者思念故乡之情。这两句描述的情景是:诗人即将进入蜀川,再无崎岖之苦,但四周的高山,更加阻隔了与故乡的通路,连登高以望东吴(作者故乡苏州)之处也没有了,这就把思乡之情更加深化了;蜀川,指四川盆地,用“平似掌”来比喻,形象而贴切。诗人面对展现于眼前的蜀川,应是心情开朗,但到了川中,离乡越远,乡思越切,这种相反的心情,构成了此诗深婉而不低沉、萦回而不失开阔的基调,准确表现作者的感受。 解析: 无
看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急!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于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  2020-05-13 …

孔子: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立身行世于天下,没有说应该随众而适从,也没有说  2020-05-21 …

中国成语有许多与信守承诺有关,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儒家经典《论语》中提及“信”  2020-06-10 …

一些七年级语文题帮帮忙1.鲜为人知鞠躬尽瘁妇孺皆知锋芒毕露可歌可泣家喻户晓当之无愧马革裹尸由以上词  2020-06-17 …

英语翻译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耶?解之者曰:“吾所  2020-06-22 …

西游记中的优美哲理句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  2020-07-04 …

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莫马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哪作  2020-07-05 …

一些题目()马功劳()缘意马()马单枪()在马前()驴非马()人瞎马()马之劳()群之马()困马乏(  2020-11-08 …

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莫春者,春服既成。B.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C.食马  2020-12-07 …

将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伯乐一过冀州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