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楚人养狙①刘基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楚人养狙①
刘基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老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③。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④使民而无道揆⑤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选自《诚意伯文集》卷二,有删节)【注释】①狙(jū):猕猴。②部分:此处指分派。③寤:同“悟”。④术:权术。⑤道揆(kuí):法度,准则。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或:___
②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 俟:___
③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穷: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楚有养狙以为生者 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B.则加鞭棰焉 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C.其如狙公乎 惟其昏而未觉也
D.非公不得而取与 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
(3)文中的老狙在说服众狙的时候,说了很多理由,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老狙观点的一项是___
A.山之果皆得而取。
B.山之果公所树。
C.山之果天生也。
D.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
(4)本文通过楚人养狙的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②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楚人养狙①
刘基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老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③。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④使民而无道揆⑤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选自《诚意伯文集》卷二,有删节)【注释】①狙(jū):猕猴。②部分:此处指分派。③寤:同“悟”。④术:权术。⑤道揆(kuí):法度,准则。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或:___
②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 俟:___
③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穷: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楚有养狙以为生者 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B.则加鞭棰焉 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C.其如狙公乎 惟其昏而未觉也
D.非公不得而取与 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
(3)文中的老狙在说服众狙的时候,说了很多理由,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老狙观点的一项是___
A.山之果皆得而取。
B.山之果公所树。
C.山之果天生也。
D.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
(4)本文通过楚人养狙的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②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有的猴不给.或:有的.
②句意为:众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俟:等待.
③句意为: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穷:穷尽.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来\相当于“而”;B就\那么;C语气词\代词;D表顺承;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A正确;B山之果公所树不符合;C正确;D正确;故选B.
(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
(5)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弗:不;句意为:众猴都害怕他,认为(这种生活)很苦,却不敢违背.
②中重点词语有其:语气词,难道;句意为: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人民却不讲道理,不讲准则的人,难道不像猴公吗?
答案:
(1)①或:有的.②俟:等待.③穷:穷尽.
(2)D
(3)B
(4)揭示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对人民群众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说明只要人民一旦觉悟,群起反抗,统治者就只有冻馁而死.不能一昧地去服从,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懂得是非,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两种观点都可以,答出一种即可得满分.)
(5)①众猴都害怕他,认为(这种生活)很苦,却不敢违背.
②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人民却不讲道理,不讲准则的人,难道不像猴公吗?
①句意为:有的猴不给.或:有的.
②句意为:众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俟:等待.
③句意为: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穷:穷尽.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来\相当于“而”;B就\那么;C语气词\代词;D表顺承;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A正确;B山之果公所树不符合;C正确;D正确;故选B.
(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
(5)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弗:不;句意为:众猴都害怕他,认为(这种生活)很苦,却不敢违背.
②中重点词语有其:语气词,难道;句意为: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人民却不讲道理,不讲准则的人,难道不像猴公吗?
答案:
(1)①或:有的.②俟:等待.③穷:穷尽.
(2)D
(3)B
(4)揭示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对人民群众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说明只要人民一旦觉悟,群起反抗,统治者就只有冻馁而死.不能一昧地去服从,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懂得是非,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两种观点都可以,答出一种即可得满分.)
(5)①众猴都害怕他,认为(这种生活)很苦,却不敢违背.
②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人民却不讲道理,不讲准则的人,难道不像猴公吗?
看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春雨中学九年级(1)班和九年级(2)班的同学外出参观,将两班的所有学生分成8组,如果每组人数比预定 2020-06-10 …
人体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具有终生分裂能力,如果其中一个干细胞的连续分裂4次,得到的细胞个数是()A. 2020-07-01 …
一次数学测验,刘欢因病没有参加,全班的平均成绩是91.2分,后来刘欢参加补考,得了98分,结果全班 2020-07-09 …
用方程谢谢,好人一生平安啊!谢先生开车以40km/h的速度从甲地前往乙地,一小时后,刘先生和韩先生 2020-07-16 …
骡子出生在乡间,跟汽车有点生分。这里的生分什么意思? 2020-11-22 …
刘先生及妻子、女儿在车祸中丧生,在世的亲人有刘先生的养父母、同胞兄弟、叔叔和姑姑。按照法定继承,可作 2020-11-22 …
刘先生及妻子、女儿在车祸中丧生,在世的亲人有刘先生的养父母、同胞兄弟、叔叔和姑姑。按照法定继承,可作 2020-11-22 …
镜检发现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染色体均不正常,导致此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2020-12-18 …
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列反应.(1)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 2020-12-20 …
汉初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矛盾激化的突出表现是A.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B.刘邦分封同姓诸侯王C.“七国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