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玄上人诗集序(明)刘基予初来杭时,求士于郑希道先生,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之为诗,雄俊峭拔,近世之以能诗名者,
照玄上人诗集序
(明)刘基
予初来杭时,求士于郑希道先生, 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之为诗,雄俊峭拔,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 。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心常怀之。及访于杭人,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心窃怪之。及余徙居白塔之下,而上人乃住持万松岭之寿宁寺,于是始得遍观其所为诗 。盖浩如奔涛,森如武库,峭如苍松之栖 县 崖,凛乎其不可攀也,而忧世感时之情, 则 每见于言外。呜呼。是宜不以诗闻于杭之人矣。
夫诗何为而作哉。情发于中而形于言。《国风》、二《雅》列于《六经》,美刺风戒,莫不有裨于世教。是故先王以之 验 风俗、察治忽,以达穷而在下者之情,词章云乎哉。后世太师 ① 职废,于是夸毗戚施 ② 之徒,悉 以 诗将其谀,故溢美多而风刺少。 流 而至于宋, 于是诽谤之狱兴焉,然后风雅之道扫地而无遗矣 。今天下不闻有禁言之律,而目见耳闻之习未变,故为诗者,莫不以哦风月、弄花鸟为能事,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定轻重 于 众 人,而不辨其为玉为石。惽惽怓怓 ③ , 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 。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
呜呼。有伯乐 而 后识马,有匠石而后识梧槚 ③ 。自古以及于今,伯乐几人?匠石几人耶? 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 。予既重上人之诗,而又悲夫人之不知郑先生之为伯乐、匠石也,故为序其 端 焉。
(选自《诚意伯文集》)
【注】①太师:古代乐官之长。②夸毗(pí)戚施:比喻谄谀献媚的小人③惛(mǐn)惛怓怓(náo):惛,糊涂;怓:吵闹。③梧槚(jiǎ):梧桐与山楸,比喻人才。
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峭如苍松之栖 县 崖 县:通“悬”,陡峭
B. 是故先王以之 验 风俗 验:考察
C. 流 而至于宋 流:流传
D. 故为序其 端 焉 端:原委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则 每见于言外 三人行, 则 必有我师
B.悉 以 诗将其谀 愿 以 十五城请易璧
C.定轻重 于 众 人 州司临门,急 于 星火
D.有伯乐 而 后识马 死 而 有知,其几何离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
A.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
B.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
C.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
D.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
8.简要概括照玄上人的诗不为世人所知的原因。(3分)
答: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之为诗,雄俊峭拔,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4分)
译文:
(2)于是诽谤之狱兴焉,然后风雅之道扫地而无遗矣。(3分)
译文:
(3)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3分)
译文:
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哪里?本文选自(),作者(),字()号()与()、()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 2020-06-09 …
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我的基础很不好可以说完全没有基础的英语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数学和历史初一的时候连书 2020-07-25 …
中小学生古诗词01年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古诗词、08年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古诗词以及中小学生必 2020-07-26 …
英语翻译是我们今天读古诗时还能够感受到或高亢、或低回、或婉转、或铿锵的音色,从而品味出诗人的喜怒哀乐 2020-11-28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宋濂,明初文学家。他与刘基、高启合称明初诗文三大家。B.《送东阳马生序》是一 2020-12-07 …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重要法治理念与原则,初 2020-12-21 …
选出下面说法中有误的一项[]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 2020-12-22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 2020-12-22 …
4.选出下面说法中有误的一项(D)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 2020-12-22 …
选出下面说法中有误的一项()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