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求作业答案:渔父《楚辞》渔父《楚辞》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
题目详情
求作业答案:渔 父 《楚辞》
渔 父 《楚辞》 | |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1.对下列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屈原既 放 ——放,被放逐 B. 形容 枯槁——形容,身体 C.宁 赴 湘流——赴,投入 D. 鼓 枻而去——鼓,敲打 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
A.渔父见 而 问之——渔父莞尔 而 笑 B.是 以 见放——安能 以 皓皓之白 C.何故至 于 斯——圣人不凝滞 于 物 D.而能 与 世推移——不复 与 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文中“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两句描写出屈原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 B.渔父说的“圣人”应指的是“老、庄”一类的人,可见渔父是道家思想的信徒. C.屈原用“新沐……必振衣”两个比喻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绝不同流合污的态度. D.文章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用屈原衬托出“渔父”这一个高蹈遁世的隐士形象.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2.D 3.D 4.(1)为什么遇事深思,行为出众,以至于让自己被放逐? (2)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浊的外物呢? |
看了 求作业答案:渔父《楚辞》渔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2020-04-26 …
谁知道《桃花源记》练习答案?一、阅读“见渔人”一段,回答问题1.概括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村中人 2020-05-13 …
如图某海监船向正西方向航行如图,某海监船向正西方向航行,在A处望见一艘正在作业渔船D在南偏西45° 2020-06-07 …
记得屈原的《渔父》说的有两种观点:屈原本人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读醒”,现代社会对人也是一 2020-06-09 …
求作业答案:渔父《楚辞》渔父《楚辞》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 2020-06-11 …
求以下几篇文言文的答案,《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2020-06-15 …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1就第二段写桃园风土人情的内容,结合一处,体会作者的写作艺术."见渔人,乃大惊"是 2020-06-18 …
文言文答案.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众来,1具答之.便2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020-06-18 …
(2013•泰安)如图,某海监船向正西方向航行,在A处望见一艘正在作业渔船D在南偏西45°方向,海 2020-07-11 …
日前一渔船在南海打渔时遇险,并立即拨打了求救电话,警方接到电话立即派出直升机前去营救.飞机在空中A点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