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材料一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材料一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材料一】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材料一】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见《论语·先进》)
【材料二】
孔子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见《左传·哀公十一年》)
【材料三】
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见《礼记·大学》)
小题1:“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其语重矣。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简要分析孔子为何要生那么大的气。(2分)
小题2:你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反映出来的孔子的思想倾向。(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二:孔子认为君子的一切行动都要符合“礼”(“度于礼”),而“敛从其薄”即是君子应该遵守的“礼”之一。但冉有却为季氏“聚敛而附益之”。根据材料三:季氏作为卿大夫,属于“百乘之家”,而《礼记》规定“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但冉有作为季氏的家臣,充当了不光彩的“聚敛之臣”的角色。以上两条均以“礼”言之。在捍卫“礼”的问题上,孔子是从来不含糊的,所以要对冉有生那么大的气。
小题2:(1)孔子反对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主张减轻百姓负担,这是有积极意义的。(2)季氏是大夫,周公是诸侯,孔子认为诸侯富于大夫才符合“礼”。孔子生气,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


小题1: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原文,材料一翻译过来是:“季氏比周公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材料二译文:“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君子的行为,应该用他的礼数来判断。施舍的时候,会从重付出。做事的时候,会中庸而行之。死的时候,会对自己薄葬。”材料三译文:“诸侯,不会任用聚敛财富的臣属。与其有聚敛之臣,不如有盗窃财富的臣属。”孔子认为作为人臣应尽到谏正的责任,而不能帮他加重赋税,搜刮民财,冉求的作为完全违背了“礼”这个行为准则,因此在孔子眼中尚不如“盗臣”,孔子自然要生气了。
小题2: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在解答时既要肯定其积极意义,又要指出其消极的影响。孔子认为冉有的做法不仅没有尽到人臣谏正的责任,更违反了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的思想,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季氏是大夫,周公是诸侯,季氏富于周公这是越礼的表现,这种观点实际上是维护了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这也是考生在答题时应该明确认识到的。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5分)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2020-04-07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2020-04-09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曰:“恭而无  2020-06-25 …

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而起电,经检验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则梳头时()A.塑料梳子失去了  2020-06-27 …

若1个豌豆的豆荚(果实)中有5颗种子,对该果实的发育分析正确的是()A.由1个子房1个胚珠发育而来  2020-06-28 …

若1个豌豆的豆荚(果实)中有5颗种子,对该果实的发育分析正确的是[]A.由1个子房1个胚珠发育而来  2020-06-28 …

若1个豌豆的豆荚(果实)中有5颗种子,下列对该果实的发育分析正确的是()A.由1个子房和1个胚珠发  2020-06-28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曾子曰:  2020-07-28 …

一个花生果实里有5粒种子,那么这个花生果实是由()A.一个子房、1个胚珠发育而来B.五个子房、1个胚  2020-12-10 …

塑料瓶子等级问题.塑料瓶子上的等级应该表示的是瓶子的化学成分.但是我在农夫山泉的瓶子上看到了两个标示  2021-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