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KCl27.631.034.037.040.042.645.5请回答下列问题:(1)20
题目详情
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
(2)30℃时,将KNO3和KCl固体各40g分别加入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将上述得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
(3)依据上表中数据,已绘制出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填“m”或“n”).
(4)从含有少量K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5)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t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
(2)30℃时,将KNO3和KCl固体各40g分别加入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将上述得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
(3)依据上表中数据,已绘制出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填“m”或“n”).
(4)从含有少量K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5)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t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表中的信息可查出: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在30℃时,KCl的溶解度是37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故将KNO3和KCl固体各40g分别加入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氯化钾;得到的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若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硝酸钾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3)由表格中数值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溶解度曲线中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硝酸钾,所以m曲线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4)由表格中数值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从含有少量K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
(5)由表中的硝酸钾和氯化钾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可知:若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20℃~30℃;
故答案为:
(1)31.6g或31.6g/100g水;
(2)KCl;加溶质KNO3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3)m;
(4)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5)20℃~30℃
(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在30℃时,KCl的溶解度是37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故将KNO3和KCl固体各40g分别加入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氯化钾;得到的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若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硝酸钾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3)由表格中数值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溶解度曲线中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硝酸钾,所以m曲线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4)由表格中数值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从含有少量K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
(5)由表中的硝酸钾和氯化钾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可知:若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20℃~30℃;
故答案为:
(1)31.6g或31.6g/100g水;
(2)KCl;加溶质KNO3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3)m;
(4)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5)20℃~30℃
看了 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级数的和是不是就是数列的极限啊?如果是的话,请问一下(-1)的n-1次方/3的n次方这个级数的和是 2020-04-26 …
10的n(n为正整数)此方的结果中0的个数等于0,那么0.1的n(n为正整数)次方的结果有什么规律 2020-05-14 …
已知an=(-1)的n次方+1,当n=1时,a1=0;当a=2时,a2=2;当n=3时,a3=0; 2020-05-16 …
若数列an满足对任意n∈n*只有有限个正整数m使得am<n成立,记这样的m的个数为﹙an﹚*,则得 2020-05-17 …
MATLAB运行时:Attemptedtoaccess(1,0);indexmustbeaposi 2020-05-17 …
√(n+1)-√n<0.1求n的最小值√(n+1)-√n<0.1求n的最小值 2020-05-17 …
[0,1]内的所有数字的平均数是多少?我是这样想的,假设[0,1]内有n个数,那么根据连续求和的那 2020-05-22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0.1+0.01+0.001+.+0.1的n次方=((1-0.1的n次方)/9) 2020-06-03 …
如图,数轴上有2n+1个点,他们所对应的整数是-n,-(n-1),…,-2,-1,0,1,2,…… 2020-06-03 …
证明当x=1/n,f(x)=1;当x不等于1/n,f(x)=0;此函数可积(x在0-1之间),且f 2020-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