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新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请你就此说出你的感受.
题目详情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新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请你就此说出你的感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唐代以前的犁都是笨重的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唐代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一种轻便的曲辕犁,犁架小,便于回转,操作灵活,既便于深耕,也节省了畜力.这种犁出现后逐渐得到推广,成为最先进的耕具.耕犁至此基本定型,这是唐代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使用石犁耕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旧式耕犁的结构不断进行改革.到了西汉,已出现了“二牛抬杠”式的耕犁,尤其是西汉中期又大规模地提倡和推广牛耕,成为我国犁耕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隋、唐时期,对农具又有很大的改进,突出的是发明了曲辕犁,使我国耕犁基本定型.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又一次新的突破,在我国犁耕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关于曲辕犁形制,晚唐人陆龟蒙在所著《耒耜经》中作了详细的记载:“前如程而樛者曰辕.”“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镵,曰犁壁,斵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曰压镵,曰策额,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建,曰犁盘.木与金凡十有一事.”“犁之终始丈有二.”就是说曲辕犁是由铁质犁镵、犁壁和木质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十一个部件构成的.其中除犁镵、犁壁外,均为木制.全长一丈二尺.由辕犁的主要特征是变直辕为曲辕,即犁辕的前边大部分向下曲.旧式犁长一般为九尺左右,前及牛肩;曲辕犁长六尺左右(唐代一丈二尺约合今六尺),只到牛后的犁盘处.犁辕缩短以后,旧式犁那种修长的犁轭也就淘汰了.这样犁架变小,重量减轻,使曲辕具有轻便的特点,因而也就节省了畜力,只用一头牛牵引就可以了,这就改变了古老笨重的二牛抬杠的犁耕方式.和汉代直辕犁相比,曲辕犁除增添了压镵、策额、犁评、犁建和犁盘五个部件外,有些部件改进的也比较合理.唐代的犁镵(即犁铧)长一尺六寸,宽六寸,成等腰三角形,这种犁铧窄,铧身长,比较锋利的犁铧在耕地时垄沟窄,土块小,耕牛省力,也能达到保墒的作用.唐代的犁壁呈楕圆形,光面内凹,比前代犁壁精制,轻便,形制固定,特别是壁面扭曲度较大,壁身短,抵抗力小,不仅能翻转土壤,还能碎土,除草.为了更好地装置犁壁,曲辕犁比旧式犁增添了两个部件,一是策额,它与犁床平行,是安装压镵和保护犁壁的;二是压镵,它下抵犁床,背连策额,可使犁壁更加牢固.由于增添了这两个新部件,使犁壁设备更趋完善.曲辕犁用犁箭、犁评和犁建三个部件来控制耕地的深浅.犁箭是控制耕犁入土深浅的部件,其上端高出犁辕;犁评是个长方形的木框,位在犁箭之上;犁建是个曲状木楔,安在犁评之上.据《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音币,当低洼讲),所以进退为评”.这就是说,耕地的深浅是由犁箭的长度来决定的,犁箭的长度又为犁评所支配.犁评可以前后移动,耕地时推进犁评,犁铧就向下可以深耕;拉回犁评,犁铧向上,可以浅耕.根据这个原理,耕地时扶犁者只要伺机移动犁评,调节犁箭长度,再掀辕末与犁梢之间的木楔,就很容易调节耕的深浅.曲辕犁和前代犁相比,又出现了犁盘、耕索和曲轭.犁盘是安置在犁辕前端的一根横木,左右有铁环,可系耕索,是畜力挽扭的着力点,可以旋转.
唐朝时,由于人民生活安定,农业生产得到很大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比以往也有所提高.唐朝的粮食以粟和稻谷为主,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还大量栽种早稻,农业产量比以往明显增大.
经过农民一百多年的辛勤劳动,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耕地面积扩大了,史称“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户增加了,天宝十三年(754年)唐王朝所控制的户口达到九百零六万户,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口.地主阶级的财富迅速积累起来,史称“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校量”.政府仓储的粮食,天宝八年(749年)约有一万万石.物价长期稳定,从开元十三年到天宝年间,长安和洛阳的米价始终保持在每斗十五文到二十文上下,最贱时达十三文;青、齐米一斗五文,最贱时三文.绢价也一直保持在二百文左右.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使用石犁耕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旧式耕犁的结构不断进行改革.到了西汉,已出现了“二牛抬杠”式的耕犁,尤其是西汉中期又大规模地提倡和推广牛耕,成为我国犁耕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隋、唐时期,对农具又有很大的改进,突出的是发明了曲辕犁,使我国耕犁基本定型.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又一次新的突破,在我国犁耕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关于曲辕犁形制,晚唐人陆龟蒙在所著《耒耜经》中作了详细的记载:“前如程而樛者曰辕.”“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镵,曰犁壁,斵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曰压镵,曰策额,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建,曰犁盘.木与金凡十有一事.”“犁之终始丈有二.”就是说曲辕犁是由铁质犁镵、犁壁和木质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十一个部件构成的.其中除犁镵、犁壁外,均为木制.全长一丈二尺.由辕犁的主要特征是变直辕为曲辕,即犁辕的前边大部分向下曲.旧式犁长一般为九尺左右,前及牛肩;曲辕犁长六尺左右(唐代一丈二尺约合今六尺),只到牛后的犁盘处.犁辕缩短以后,旧式犁那种修长的犁轭也就淘汰了.这样犁架变小,重量减轻,使曲辕具有轻便的特点,因而也就节省了畜力,只用一头牛牵引就可以了,这就改变了古老笨重的二牛抬杠的犁耕方式.和汉代直辕犁相比,曲辕犁除增添了压镵、策额、犁评、犁建和犁盘五个部件外,有些部件改进的也比较合理.唐代的犁镵(即犁铧)长一尺六寸,宽六寸,成等腰三角形,这种犁铧窄,铧身长,比较锋利的犁铧在耕地时垄沟窄,土块小,耕牛省力,也能达到保墒的作用.唐代的犁壁呈楕圆形,光面内凹,比前代犁壁精制,轻便,形制固定,特别是壁面扭曲度较大,壁身短,抵抗力小,不仅能翻转土壤,还能碎土,除草.为了更好地装置犁壁,曲辕犁比旧式犁增添了两个部件,一是策额,它与犁床平行,是安装压镵和保护犁壁的;二是压镵,它下抵犁床,背连策额,可使犁壁更加牢固.由于增添了这两个新部件,使犁壁设备更趋完善.曲辕犁用犁箭、犁评和犁建三个部件来控制耕地的深浅.犁箭是控制耕犁入土深浅的部件,其上端高出犁辕;犁评是个长方形的木框,位在犁箭之上;犁建是个曲状木楔,安在犁评之上.据《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音币,当低洼讲),所以进退为评”.这就是说,耕地的深浅是由犁箭的长度来决定的,犁箭的长度又为犁评所支配.犁评可以前后移动,耕地时推进犁评,犁铧就向下可以深耕;拉回犁评,犁铧向上,可以浅耕.根据这个原理,耕地时扶犁者只要伺机移动犁评,调节犁箭长度,再掀辕末与犁梢之间的木楔,就很容易调节耕的深浅.曲辕犁和前代犁相比,又出现了犁盘、耕索和曲轭.犁盘是安置在犁辕前端的一根横木,左右有铁环,可系耕索,是畜力挽扭的着力点,可以旋转.
唐朝时,由于人民生活安定,农业生产得到很大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比以往也有所提高.唐朝的粮食以粟和稻谷为主,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还大量栽种早稻,农业产量比以往明显增大.
经过农民一百多年的辛勤劳动,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耕地面积扩大了,史称“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户增加了,天宝十三年(754年)唐王朝所控制的户口达到九百零六万户,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口.地主阶级的财富迅速积累起来,史称“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校量”.政府仓储的粮食,天宝八年(749年)约有一万万石.物价长期稳定,从开元十三年到天宝年间,长安和洛阳的米价始终保持在每斗十五文到二十文上下,最贱时达十三文;青、齐米一斗五文,最贱时三文.绢价也一直保持在二百文左右.
看了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新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请你就此说出你的感受. 2020-06-11 …
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时 2020-06-17 …
英语翻译普梳纺纱工序:配棉→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落筒(分人工络筒和自动络筒两种)→成品 2020-06-21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题。良心是肉做的唐歪从银行提着一包钱出来后,直接回了家。老婆问,这么快就给 2020-06-23 …
唐朝时期农业发达,下列符合史实的有()①出现了曲辕犁②创制了新型的灌溉工具筒车③耧车④出现了翻车。 2020-06-26 …
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时 2020-07-12 …
《唐律》规定:“诸工作(工匠工作)不如法者,笞四十……工匠各以所由为罪,监(监管人员)当官司,各减三 2020-11-11 …
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就江南农业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查明属实的是()①当地人民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② 2020-12-02 …
如图为陕西米脂出土的汉代牛耕画像石,图中人物使用的耕田工具在唐朝被以下哪种耕作工具所取代()A.曲辕 2020-12-09 …
下列反映唐代农业发展的是[]A.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B.茶叶生产推广到北方C.创制新的灌溉工具筒车D 2020-12-23 …